第128章 京都风云7

文死谏武死战,古之忠臣义士之遗风,而今大楚朝堂之上,却是一片混乱,犹如喧嚣的菜市场。文武群臣,不论职位高低,大多都在以死谏为名,行争论之实。更有甚者,一些表演欲强烈之人,竟欲效仿先贤撞柱明志,被旁人死命拉着,仍一边高声呼喊,一边指责齐太后意图乱政,言辞激烈,情绪激昂。

国公府一系的人边拉边低声嘀咕些似是而非、含沙射影的话,企图挑起更大的怒火与纷争。其实,能做到四品以上的官员,哪个不是精明强干之人,岂会真的愚不可及?他们不过是借着这股风潮,你借我的威势,我借你的力量,大家合伙来闹这一场,目的就是要让那个高高坐在金銮殿上的齐太后明白——你一个妇人能坐上这龙椅,是我们这些大臣不屑与你争斗,给你这个机会罢了。但你要想坐稳这江山,就得看看我们答不答应,同不同意了。

朝堂上的群臣,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盘算。齐太后紧紧抱着才一岁多的孙子,眼神中透露出愤怒与迷茫。小皇帝起初还如同看戏一般,饶有兴致地看着大家表演,可是后来,随着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大,皇祖母抱着自己的手臂也越来越用力,勒得他生疼,而她却浑然不自知。小皇帝终于忍受不住,突然大哭了起来,声音清脆而响亮。

这一哭,仿佛一道惊雷,顿时让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所有的争吵、所有的纷争都在这一刻凝固。

人的情绪如果轻易地被怒气所左右,那么在这种冲动且不够理智的状态下做出的任何决定,往往都会令人在冷静下来后深感懊悔。

齐太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了一招昏招,竟在这紧要关头,下旨要将直言进谏的陈阁老一府流放南疆。陈阁老算是三朝老臣,更是太子太傅,大楚朝堂上的股肱之臣,齐太后能坐稳朝堂这长时间,是因老有陈阁老,现在陈阁老为国公府说话也是为了这大楚的稳定,可是齐太后现在看不到陈阁老的深意,只看到了陈阁老忤逆她这个大楚的当家人。

此刻,他跪在殿中央,满头白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眼神中满是坚毅与不屈。

“太后此举,无异于自毁长城!”国公府一系的人趁机煽风点火,低声议论着,试图将这场风波推向更高潮。而其他文武群臣,也纷纷投来惊异与不满的目光,有的甚至开始低声咒骂,指责齐太后为了武氏江山改姓齐氏,置国家社稷于不顾。

小皇帝在皇祖母的怀中,虽然不懂大人们之间的权谋与斗争,但也能感受到气氛的紧张与压抑。他停止了哭泣,只是瞪大眼睛,茫然地看着这一切。

齐太后显然也意识到了自己这一决策可能带来的后果,但她却似乎已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下去。她紧抿着双唇,眼神中透露出决绝,仿佛在告诉所有人,她这是在维护皇家的尊严与权威,不容任何人置疑。

然而,这昏招一出,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澜。朝堂上的局势瞬间变得更加复杂与微妙,群臣之间的斗争也愈发激烈。一些人开始暗中串联,准备联手对抗齐太后的决策,而另一些人则开始寻找退路,试图在这场风暴中保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