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诸葛亮在全歼兀突骨后,没有灭掉掸国。原来这是一场持久战,而当时的蜀国国力,和形势也不允许啊!
而现在,自己虽然后方稳定,可是一旦路线拉长,后勤就会出现困难。
自己以前想的太简单了,攻这个,灭那个,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一旦付诸行动,就会有太多的问题出现了。
粮食,这是当务之急。张亮看向兀秃秃问道:“你们国内粮食产量怎么样?”
兀秃秃骄傲的回道:“陛下,不是我吹,我们国内粮食可以一年三熟,我们国内有的是粮食。”
张亮闻言一喜,一年三熟,就算是这群人种地产量不咋地,但人家有数量可以弥补。
现在应该趁掸国人,不知道兀秃秃投降之前,迅速侵入进去,只要占领平原地带,就可以依靠当地粮食,以战养战了。
可是这需要趁其不备,而从永昌郡攻入掸国境内,只有一条路。
张亮看着地图冥思苦想之时,忽然看到一个名字:周水,也就是后世的怒江。
怒江从西藏的那曲,一路下来,一直流入缅甸境内,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张亮看到怒江后,又想起了另外一条江水——伊洛瓦底江。
张亮通过跟吕远的一番交谈得知,这里以前竟然来过国外的商队。
几十年前,大秦国(罗马帝国)的海上船队,从缅甸海岸经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两条水道,直接到达云南益州永昌郡,进行商品交易。
这让张亮看到了机会,张亮急忙招管承和甘宁进了府衙,然后将从永昌郡临摹的几张水路图,和几张掸国地图交给他们。
让他们二人率领水军,兵分两路攻取掸国主要城市。
然后,又派出两个预备师,紧随其后,沿途驻守各主要城市。
张亮率骑兵旅带足两月的干粮,由兀秃秃带路,沿陆路出发。
其他军队,暂时停留在永昌郡,等粮食运到后,由御林军和山地特战旅,押送粮草前行。最后剩下的一个守备师驻防永昌郡。
三日后,管承甘宁率领水军,乘坐原先停留在永昌郡的商船出发了。
张亮也率骑兵旅出发了,御林军的那个师长,却欲哭无泪。自己堂堂天子亲军,竟然沦落到押送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