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通往颍川郡的官道上,五千骑兵正在往颍川郡方向行军。
队伍的最前方的主将一边行军,一边往东方眺望。
军队里竖着几杆大旗,最大的一杆大旗上写着“汉”。
其他比它小一点的大旗上写着“朱”,“右中郎将”和“三河精骑”等字。
而这名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右中郎将朱儁朱公伟,朝廷刚任命讨伐黄巾军的三巨头之一。
旁边的的副将见朱儁不断往东方看后,笑着说:“将军,孙县丞,额,不是,是孙司马,孙司马接到朝廷旨意后,一定会尽快赶来的。”
朱儁闻言,笑着说道:“但愿文台能快点赶来。”
前方一骑探马来报:颍川方向来了大队人马。
朱儁眉头一皱:难道这伙黄巾贼要攻打洛阳?
思罢大声喝道:“全军列阵!准备迎敌!”
一刻钟后,前方出现大队人马。可是朱儁却疑惑了:怎么前方敌军中全是老弱妇孺?
迎面而来的那队人马看到前方有军队后,先是一阵骚乱。可等看清对面旗帜后,一个个大喜过望,纷纷加快速度往军队那里赶。
朱儁看到此种情景之后,命手下将士收起兵器。打马往前走了两步,看到对方中的一个老者后,赶紧跳下马来,快步走了过去。
走到那名老者面前,躬身行礼道:“晚辈朱儁见过慈明公。”
老者忙往边上一闪,让过对方之礼。说道:“公伟,这可使不得。老夫乃闲云野鹤,公乃朝廷大将,怎能受公伟如此大礼。”
这名老者不是别人,原来是荀氏八龙之中的老六,有着“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称号的——荀爽荀慈明。
朱儁看着荀爽,疑惑的问道:“慈明公这是……?”
荀爽长叹一声说道:“哎!公伟有所不知,老夫遭逢第二次党锢之变以后,便隐居海上,再后来又南逃到汉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