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他的画风与应试艺术南辕北辙罢了。
当年美术学院的校长也曾建议他改报建筑学院,说更适合他的风格。但可怜的校长哪里知道,我们的阿道夫·希特勒先生连高中都没毕业,根本没有资格申请建筑学院。
“对了,你的生意还好吗?”
“还行吧。不过我也想换个地方,最近德国可比奥地利繁华多了呢。所以等攒够了钱,我打算去德国看看。”
“哦,原来如此。那等你去了德国,不妨考虑报考柏林艺术大学(Universit?t der Künste Berlin)。我有个在那儿留学的朋友说,最近那里的教授们很喜欢这种风格的作品。”
“哦,真的吗?”
显然,他还未完全放弃对美术学院的执念,立刻竖起了耳朵。
当然,这是汉斯胡扯的。
柏林艺术大学的教授们到底喜欢什么风格,他怎么会知道?
但至少汉斯有让希特勒被录取的手段。与其让他在街头游荡,不如把他送进美术学院,看看会发生什么。
说实话,难道你们不好奇吗?
如果希特勒真的上了美术学院,他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就当是出于监视,也是一次实验吧。
当然,如果将来我们这位小胡子还是按捺不住,非要插手政坛——
那到时候,就别怪汉某人不客气了。
......
“那祝你生意兴隆。”
“好的,再见。”
维也纳的街头画家阿道夫·希特勒微笑着目送那位买了一大堆明信片的东洋留学生离去,陷入了沉思。
柏林艺术大学吗?
虽然比起艺术圣地巴黎稍显逊色,但在德意志帝国中却是最负盛名的美术学府。
如果真的能进入那里,对希特勒而言简直是梦想成真。
“果然是奥地利的问题。在德国,我的画作不也很受欢迎吗?”
希特勒暗自揣测着,对那位向自己提供宝贵信息的东洋留学生心怀感激。
“说起来,听说在德国也有个东洋人,汉斯·冯·乔,那个拯救了皇帝的少年,正在大显身手呢。”
或许,他就是弗里德里希·尼采所言的“超人(übermensch)”吧。
当然,他并非日耳曼血统,但从他迄今为止的事迹来看,希特勒认为,承认他为荣誉雅利安人也无不可。
希特勒就这样对汉斯产生了兴趣(尽管后者丝毫不需要这种关注),并梦想着有朝一日离开维也纳,前往德意志帝国。
当然,要实现这个愿望,他得先多卖些明信片,攒够路费才行。
“快点来啊,科巴。就你那跑步水平,真搞不懂你以前是怎么抢银行的。”
“哈......哈......少废话,托洛茨基同志。”
与此同时,在距离希特勒不过几米远的一家咖啡馆里,同样注定在世界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两人正在交谈。
小主,
他们正是从西伯利亚流放地逃脱、于一年前流亡至维也纳的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以及出身格鲁吉亚的革命家,约瑟夫·贝萨里奥尼斯泽·朱加什维利(????? ?????????? ?? ?????????)。
也就是正在附近兜售明信片的希特勒的宿命对手,钢铁般的总书记——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
按历史原本的发展,斯大林此时应已被俄国当局逮捕,关押在巴库的监狱里。然而由于历史发生了偏差,爱好镇压革命家的斯托雷平提前成为了首相,导致这个世界的斯大林也如托洛茨基一样,为了躲避迫害和追捕而短暂流亡到了维也纳。
当然,如果汉斯知道了这一切,大概只会满脸错愕地吐槽:“今天是什么胡子党聚会日吗?”
“老板,来两杯‘汉斯咖啡’。”
“该死,你为什么擅自点那种污水?我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