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连队所在的进攻方向,在西线的战事并没有遇到激烈抵抗,马斯河渡河战役中,伤亡十几个士兵。
走到今天,连队其实已经陆续减员40多人,好在兵员补充及时。
物资充沛,车队特意避开了乡镇,避免不必要的交战。
怀柔政策,在霍夫曼看来,注定失败,不愿做亡国奴的人,还是有很多,法国的南方一直未能征服,自由区留下了太多的遐想和操作空间。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心怀侥幸心理,没有孤注一掷的决心,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理念,打什么仗?
必须是你死你亡的狠辣,不服干到服!
如果占领全境,扶持政权,会不会更好的掌控,本来情报网如筛,高估了自己。
签订协议,获得马其诺防线的装备,立马封锁海岸线,没有外面的援助,还能蹦哒几天。
从事后来看,大胆的猜测,维希政府和法国运动,会不会是互相配合,演出一场精彩绝伦的双簧戏?
协议既然能够撕毁第一次,必然可以撕毁无数次,一面是真金白银,一面是无耻精神,何况全是不讲究的人,做出选择很难吗?
级别还是低啊!
霍夫曼的眼睛望向车外,眼神失去了聚焦,不知飘向何方。
脑海里电闪雷鸣,仿佛抓住了一丝隐藏的脉络,节点就在黄金上,为什么不运回来?
强大的精神力如穿梭,不断的跳跃,咔嚓一声,刹那间升华,随后豁然开朗。
就是这样,两边下注,没有毛病。
费德尔曼扭头间看到长官的状态,就知道在思考东西,大量的事实证明,长官说的做的都是对的。
感觉到副官的异常,霍夫曼轻声的问了一句:“我们到哪里了?”
“再往前开,应该是朗斯。”
“命令前锋保持警惕,摩托侦察兵前探5公里!”
“车队保持队形散开,战斗戒备。”
随着命令下达,车队散开,跑得快的潘哈德居首位。
法军的涂装依然没有改变,和车队一样备有万字旗。
“长官,法国有英国佬的远征军,怎么没看到?”
“他们,法国的利益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英国人只是想让法国人挡住帝国前进的道路,做炮灰而已。”
“狡黠的英国佬。”
“上一次战争,法国人吃了大亏,所以不会二次上当,可全部投降也不行,高傲的面子还是要的。”
“埃德里克,向营部,师部发报,报告当前位置,我部拟前往朗斯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