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这款坦克,型号叫PzKpfw II Ausf C,8.9吨重,迈巴赫HL62TR型发动机,刚开始的时候叫做农业拖拉机。”
巴塔尔向霍夫曼详细的介绍。
“当然,他现在有些落伍,就连捷克斯洛伐克的t38都比它好,我们现在是往轻装甲师上靠拢,想来你也知道了。”
“是的,我的排增加了轮式装甲车,减少了三轮摩托。”
“听说那些三轮摩托被调往后方,用于治安作战,打击那些反抗分子。”
“我还真不知道,该死的反抗者。”
“嘿,不要看它的履带比较窄,很稳定,5个中直径负重轮和4个托带轮,前面是主动轮,后面是诱导轮,这里,还有这里,20毫米的附加装甲。”
搭眼一瞧,看到有螺栓固定住,围着坦克走一圈,自然要介绍整体。
霍夫曼知道战时机械越简单越好,比如苏俄的t34底盘,德国的就是太精细,尤其是使用交错排列负重轮的中重型坦克,光拆轮子就要拆一整天。
在只有机械垂直稳定仪的时代,多个负重轮的地形通过性和移动火炮射击稳定性更好,果然没有完美的事物,精密的履带复杂的交错结构实在是让人望而生畏。
德国人始终在纠结,中重型设备的设计,完美的体现出德国人对精密机械的癖好,以及“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使用效果。
后勤的维修,次次感动的都要哭出声。
而苏俄取消托带轮,为T34等坦克安装了宽轮窄间距负重轮,在负重轮损坏时,维修人员只需单独拆卸破损部分,随后完成替换即可,迅速补充战斗。
质量重要还是数量重要?
发动机和悬挂系统同样息息相关。
“来,进来看看。”
钻入坦克里面,设计师们为了装甲兵的脑袋不受碰撞,橡胶皮毛,覆盖着可能磕磕碰碰的地方,为了酷,真用心。
“前进六档、倒车一档,由离合器以及刹车来进行控制,转向是利用两侧履带速差。”
“霍夫曼,主要武器为KwK30型55倍口径20mm机关炮,能发射PzGr.39穿甲弹、PzGr.40高速穿甲弹以及Sprgr. 39高爆弹,全车带有18个10发的20毫米弹匣(共180发)和2250发7.92毫米机枪弹药。”
“速射炮?那是MG34机枪!那可真棒,手握真理的感觉妙极了。”
“不,相信我,很多人接受不了炮塔里的味道,刺鼻的硝烟味道,让人难以呼吸。”
另外的味道,巴塔尔没有说,估计是机油带来的难以忍受的味道。
黑色的制服,与民国老百姓的衣服一样,深色耐脏,没毛病。
“这是FuG5车载无线电,有兴趣做装甲兵吗?”
巴塔尔随手递过耳机,指指喉管发音器。
戴上耳机的霍夫曼,没有立即回话,必须要想一想,因为言论导致获罪的例子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