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成家了,张书海拼命干活。工作在村子里干的也是风生水起。又过去几年后,当时间来到1981年的时候,张书海被推选为村主任。他在任上这一干就是15年。
这个时期的张书海为人谦和,做事认真。在他担任村主任这么多年,可以说是有口皆碑。除此之外,他也利用职务之便,把家里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尤其是妹妹张玉萍。
张玉萍1986年的时候高中毕业,觉得想留在家里帮忙,就不想再继续念书了。
张书海一看这样不行,就对张玉萍说了:“小老妹,你才多大就出来工作?听我的,继续上学去吧!只有好好学习,以后才能有出路。不管花多少钱,哥哥都替你掏了,你就安心上你的学。”随后,妹妹就去到平顶山卫生学院继续读书。
说句不好听的,当时在村里女孩上完初中的都不多。也正是因为张书海的决定,使得妹妹脱胎换骨,与村里所有的女娃娃都不同,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在案发后,张玉萍也提过此事,就因为哥哥供自己读书,所以她打心眼里感激自己的哥哥,哥哥说一她绝对不会说二,对哥哥特别的依赖。
等到卫校毕业之后,张玉萍回到村里的卫生所当医生。慢慢的社会也发生了变化。
90年代的时候,改革春风吹满地,国内开始高速发展。张书海干了这么多年的村主任,也想挪挪窝,于是就准备去应聘当地的副乡长。
虽说他也托了关系,后面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选上。那别人也会走后门对不对?而且送的心意比他还足,所以他落选也在意料之中。
最后是乡长没选上,自己送的礼,也退不回来。这其实不怪他,家里本身就不富裕,他的津贴还得拿出一部分供小老妹读书,能拿出心意来就算不错了。
这件事过后,张书海非常的沮丧,一个人待在家里生闷气。考虑了一段时间后,他想明白了:反正是今生无望了,手里的钱也没剩多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咱也借着改革春风出去闯一闯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