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愉快而友好的交流

第一站去了焦作市。

到那之后,发现啥也不会干,只能先去煤矿上打短工,靠挖煤赚点散碎银子。对别人来说,可能开始打退堂鼓了,但是杨新海蛮不在乎:“在这总归不用花家里钱了,挣多挣少各凭本事。”

没想到一个月后,他在街上碰到了一个村里的长辈。长辈见到他非常的吃惊,接着就说了:“你小子怎么跑这里来了?你知道你一声招呼都不打,你爹娘都快急死了吗?这样吧,正好你二哥在新安县打工,我先带你去找他一趟,报个平安。”

杨新海虽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这毕竟不是小事,最终还是被那人生拉硬拽,弄去了洛阳市新安县,在当地一个偏僻的砖窑厂见到了二哥。

二哥见到他第一反应,就是扑过去一把抱住他,然后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边哭边说道:“老弟,我还以为你被人害了呢,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你。你跟二哥说,为啥好好的学不上了呢?你不知道你是咱家所有人的希望吗?你要是有出息了,爹娘得多高兴呢。”

杨新海听完特别淡定的说道:“二哥,你快别哭了。既然你们都指望着我,那我在学校吃不上饭的时候,怎么没见你给我点钱花呢?”

此话一出,直接给他二哥干懵逼了,当时就愣在原地抠指甲缝,然后非常尴尬的岔开了话题:“老弟,你跟我回去吧,这不家里正在秋收吗,正好人手不够,你回去帮帮咱爹。”

杨新海听完后直摇头:“二哥,我指定是不会回去的。我现在在焦作那边找了个新工作,没事的话我先回去上班了。”

二哥他一看肯定是劝不住了,暂时没表态,不过后面又连续劝了好几天,仍然是没用,最后只能选择放弃。

临别之际,二哥送了杨新海一双崭新的球鞋,还给了他10块钱和一大袋子馒头。杨新海连句谢谢都没说,拿上就走了。

不过二哥知道杨新海在焦作了,自己也不打算回去,随后就跟着一群老乡跑去了孟津县。那边一个水库正在清淤,他就跑过去帮忙清理河道。

这个活,其实一点都不比挖煤轻松。几个月后,工程结束,杨新海又跑去了山西省的临汾市,在那里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打散工,管吃管住,每天两块钱的工钱,不过要到年底才能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