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1日的晚上,黑龙江省政法委书记赵泽尊同志仍然没有下班。
已经年迈的他头发斑白,宽耸的额头下,露出一双富有洞察力的眼睛,紧盯着最后一封人民来信。
送审监上,由吴处长亲笔写下了非常工整的字迹:“北安市司法局盖云阁同志来上访,要求见省政法委的领导同志,以他的亲身经历,反映北安市对刑事犯罪分子打击不力的严重问题。”
赵书记扬起脸在记忆中寻觅着,他不由得自语一句:“盖云阁,好熟悉的名字。”
紧接着赵老快速翻动厚厚的台历,上面清楚的写着各种重要事情的记载。
当翻到其中一页的时候啊,他突然眼前一亮:“北安市的盖云阁,几天前省人民广播电台还专题报道了他挺身而出,维护社会治安的模范事迹。面对一群手持利刃火枪的歹徒,他大义凛然制止了歹徒们的暴力行为。当时北安市委还决定给他记大功一次,并召开表彰大会颁发奖金。可他为什么亲自来哈尔滨上访呢?”
赵泽尊同志飞快的思索着。于是,赵书记又开始继续阅读盖云阁的信件。他的字写得略显潦草,读起来有些吃力。赵书记揉了揉疲惫的双眼,拿起桌上的老花镜,认真的阅读:“北安市的部分领导官官相护,有的害怕,致使北安的社会治安越来越坏。我知道向上级反映领导的问题会有什么后果,但是我出于一名干部的责任,决定这样做。相信上级一定能严肃处理这严重的问题。”
当读完来信,赵书记把他轻轻的放在了办公桌上,接着起身望向窗外,此时他的内心十分疑惑。
这时又转身看了一眼信件,不解的撕扯着最近的报告:“北安市是社会治安取得决定性好转的先进市,市里主要负责同志还在大会上做过经验介绍,我当时还替他们感到高兴呢。况且北安市领导班委也是先进集体,北安市纪委也曾是获得过表彰的先进单位。但这一切,同盖云阁同志的反映问题是大相径庭。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赵书记沉思许久,重新坐回办公桌前,在微弱的台灯照耀下,提笔在送审监上批示:“派出调查组,建议请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派人参加。”
至此,由黑龙江省纪委、省检察院、省公安厅三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带着特殊的使命奔赴北安。一场震惊全国的斗争即将拉开帷幕。铁子们,系好安全带,我们发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