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他的功绩在历史记载上,几乎仅次于秦始皇赢政。
这就足够了!
“爹,您是不是有点过分抬举他人了?我觉得您的能力超越了唐太宗甚至是第一位皇帝很多。”
见到父亲这般动情的模样,已年迈的朱棣走近朱元璋身边,轻声调侃道。
“去你的,你明白个啥?”朱元璋笑着责备。
“这是人家的地盘,说话时自然要给别人留点面子。没看到那边那位有多么高兴吗?”
事实上,朱元璋不仅不是个小心眼的人,相反,他对时机把握十分敏锐,并且善于根据不同场合说合适的话。
李世民是否真正排名于嬴政之后还需要讨论,但在场上的这一刻,朱元璋清楚自己确实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者。
那么为何不借此机会,帮助实现对方的梦想呢?
在一旁坐着观看这一切的张北玄微笑着沉默着。
没想到连老人也开始懂得体贴人意了。
“好!真是太好了!”
李世民满怀喜悦地宣布,“为庆祝远道而来的大明皇帝及其随行高人,接下来三天,全长安城欢庆不断,取消夜禁!”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齐呼陛下英明并纷纷下跪表达敬意。
李泰也随之附身叩拜,心里则偷偷放松了一下,认为自己的秘密已经平安过关。
可是,就在此时……
性格直接坦率的朱元璋忽然说道:“好吧,老李啊,咱们该继续谈谈你孩子的未来了吧。”
听罢此语,刚刚才感到些许安慰的李泰,心头再次泛起波动。
怎么说着说着又绕回到自己头上来了?
难道面前这位老前辈真的打算紧追不舍?
李泰内心吐槽不断,表情复杂地勉强笑了笑回应道:“大明陛下的建议我已经足够感激不尽了,不再好奇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聪明如斯的朱元璋,岂会不知晓李泰所想?
于是转口说道:“真是这样想的吗?不过别后悔哦,错过今天这个机会,以后再想找寻改变命途的方法,可能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说不定,掌握了自身将来的命运轨迹之后,还可以尝试做出调整,甚至扭转乾坤呢?”
这几句话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却蕴含着极大的魔力,令现场众人无不热血沸腾。
大家渴望预知命运的原因很简单——
希望通过了解未来的方向,从而提前做好准备,或者作出相应调整,毕竟谁不希望能够一生顺遂平安度日呢?
对于在座的这些有权有势的人物来说,如果能够知晓前方路上的波折,即便无法彻底避开所有的风雨变幻,也能借助手中权力确保生活更加惬意舒心。
“老朱啊,你就别绕弯子了,干脆直说吧。”
没等李泰开口,李世民已经抢先替他做出了决定。
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虽然李世民对李泰未来的结局,并不完全明了,但心中明白,结果肯定不会太好,大概和他的太子李承乾相似。
他也期望能够从朱元璋的话语中,听到一些关于李泰的未来信息,看看是否还有机会将儿子,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朱元璋嘿嘿一笑,不再拖延,装模作样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这也不是咱非得要说给你们听的。”
一旁的老年朱棣与朱高炽父子俩,不由得相视一笑。
“还是经验丰富的老人更胜一筹,看到没有?像你爷爷这样的人物,在哪儿都能吃得开。”
老年朱棣耐心地教导着儿子朱高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