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他们遇到了一位信佛教的老太太。老太太慈眉善目,穿着一身素净的佛衣,手中拿着一串念珠,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经文。她看到伊万一家愁眉不展的样子,便主动上前搭话。
“你们看起来很烦恼,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老太太温和地问道。
伊万和亚历山德拉对视一眼,心中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将孩子的怪异现象和每晚的哭声告诉了老太太。老太太听完后,点了点头,神秘地说:“在工厂后面的山上有一座小庙,庙里的住持会查三世书,可以解决你们的问题。”
伊万一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决定前往那座小庙。尽管他们心中并不抱太大希望,但此刻的他们已经别无选择。他们告别了老太太,沿着市场的小路走出,朝着工厂后面的山林走去。
庙宇位于一片幽静的山林之中,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显得格外神秘。伊万一家沿着小径走上山,心中忐忑不安。庙里的住持是一位年迈的老人,须发皆白,目光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
住持拿出了一本黄黄的旧旧的小册子,上面写满了看不懂的文字。他反反复复翻阅了很多遍,最后望着伊万说:“伊万,你在人间欠了别人的债,而这个孩子就是来讨债的。”
伊万听后脸色苍白,一言不发地转身往外走。亚历山德拉追上去问了很久,伊万才告诉她,结婚时他曾向运输队里的一个兄弟借了几百卢布,但没过多久,那个兄弟就出车祸去世了。伊万心想这件事没有人知道,所以一直没有还钱。
亚历山德拉听后非常生气,拉着伊万回到庙里,跪在住持面前,泪流满面地求住持帮忙。住持解释说,这个孩子是领了号令来讨债的,只有把债还上才能解决问题。但阴阳两界的钱是不一样的,需要烧宝塔钱,也就是用纸钱堆成一人高的塔形,而且要烧49座宝塔,才能算还完债。
伊万一家在小庙的后院烧了七天,每天烧七座宝塔。这漫长的七天,对他们来说既是无尽的煎熬,也是心中最后一丝希望的支撑。每天清晨,伊万和亚历山德拉都会早早起床,带着满心的虔诚和期待,开始忙碌地准备纸钱。他们用心地将纸钱折成各种形状,小心翼翼地堆砌起一座座象征着希望与赎罪的宝塔。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在家中的哭声逐渐变小,频率也越来越低。到最后一天晚上,孩子终于没有再哭,整个屋子陷入了难得的安静。伊万和亚历山德拉欣喜万分,以为噩梦终于结束,美好的日子即将来临。
然而,第二天早上,当伊万和亚历山德拉满怀憧憬地醒来时,却发现孩子没有哭,但也没有了呼吸。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伊万一家的心瞬间跌入了万丈深渊。他们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哭天抢地地抱着孩子去找住持算账。
到了庙里,伊万一家的情绪如同决堤的洪水,无法控制。他们跪在住持面前,泣不成声地诉说着这一切。住持神色凝重,缓缓握住了孩子的左拳,念起了一段神秘的咒语。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孩子的手慢慢松开了。
伊万一家第一次看到孩子的左手中有一个红色的方形胎记,那胎记如此清晰而独特,仿佛在诉说着某种神秘的故事。住持缓缓说道:“孩子走了,你们不要难过,因为他只是来讨债的。如果他不走,他会让你们家破人亡。”
伊万和亚历山德拉听着住持的话语,心中的悲痛难以言表,眼泪如断线的珠子般滚落。然而,在悲痛之中,他们也隐隐明白了住持的意思。他们知道,孩子的离去或许是一种特殊的安排,是为了避免更大的灾难降临。
住持继续说道:“这个孩子是带着使命来的,他的离开意味着你们的债务已经还清。从此以后,你们会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
伊万一家在经历了孩子突然离世的巨大打击后,心情如同被撕裂一般,痛苦不堪。他们决定将孩子的遗体送去医院检查,希望能找到孩子离世的原因,哪怕只是一点点慰藉。他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抱着孩子离开了那个曾经给予他们希望却又无情夺走希望的小庙,前往镇上的医院。
在医院里,医生们对孩子进行了极为详细的检查,从内到外,无一遗漏。然而,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诊断,医生最终告诉他们,孩子是无疾而终。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再次狠狠地击中了伊万一家的心。他们虽然心痛到几乎窒息,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咬着牙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