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没有困难,林云你可不要勉强”,郑刚确认道。
见林云点头,郑刚马上说道:““197、198两个师600百人左右,军部直属部队400人,加上家属3千人左右。另外十二军,十五军有400多个。你还有什么困难尽量说,我们一定解决。士兵们有了好去处,郑刚心里石头终于落下了。
那我就提要求,林云开口道:““郑伯伯、老爹,肖处长,吃食我们不缺。我现在缺炸药、水泥、房子、运输车、司机、医生、护士、药品,另外缺轻壮劳动力,毕竟现现人多,我们要加快开荒速度”。
郑刚思索了一下道:““我们等下就拍电报回军部,汇报这里情况,另外马上从197师先抽调一个营过来帮忙,物资从197师先送过来一部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外林云,我们刚才转了一圈,农场情况还是不太了解,你说说具体情况,我们好具体安排”,
林云点头道:“好、我就说一下农场情况,让二位首长安心”。
从抽屉里耳出文件念道:“荣军农场现有人员6千人,其中退伍老兵2千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6百,家属2千人,本地村民2千人。卡车四辆,牛车2000辆,马车200辆,自行车10辆。
草场荒地7千亩,耕地8千亩,水田4千亩,水域面积6千亩。耕地一年两季主要栽种玉米、红薯、棉花、油菜、小麦,玉米年产6百万斤,小麦年产300万斤,棉花20万斤,油菜籽30万斤。红薯2000万斤,水田一年两季,700万斤。
换算成成品粮一人一月30斤粮食、一人一年消耗400斤粮食12斤油,可供1万3千人食用。
如果换成玉米面,也是一样的。
上面所说全是细粮,而且是吃饱吃好,一年可供应3万人左右,如果加上粗粮能保证6万人不挨饿。
“小林先喝口水,再慢慢说”。郑刚给林云加了加水,拍了拍发呆的王大山,自己内心也无比惊讶,才三年一个三无农场就发展成这样,再过几年可不要上天。
同时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保护好林云。保护好农场,谁敢伸爪子全剁了。
“妈呀!顿顿细粮,地主老财也不敢这么造”,王大山被震惊到了。
肖处长还好,毕竟打交道三年了,名益上农场归留守处。(三年前,肖处长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参战,后来成立留成处,任处长)。
看了眼众人,目瞪口呆,这个逼装的好,超有满足感。端起茶杯子,林云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先我们说说养殖方面,农场兔舍30多栋,三层高,大大小兔子20万只。每月出栏成品兔2万只,兔肉5万斤。兔皮一张5毛,兔肉4毛一斤,月收入兔皮1万,兔肉2万。一个月草料,一万八左右,纯收入1万左右。
草料全是周伟村子提供,3分钱二十斤,一个八岁小孩一天割草能换2斤红薯,一家按4口计算不耽误农时情况下,一天能换差不多10斤红薯,一斤玉米面。
(五六十年代,这价格够高了,能让农民不挨饿)。
我们自己的草场主要是养鱼、养羊、牛马等。
另外我们荣军农场从1951年10月份开始,每月我们上交1万钱,各种粮食肉类共计20万斤给留守处,都有存根。
肖处长点点头承认,这三年来他最难受,但也欣慰,每每看到战士们牺牲通知,看到从前线撤回的伤残战士,他心里难受,这些战士可都是家里顶梁柱啊!可是国家也难,百年积弱,难啊!但有了荣军农场,每月提供的钱粮,66军伤亡士兵及家属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这让全军区眼红。
这念报告也累,费口,林云又灌了一大口茶水,伸手往右边抽屉抓去,抓空,忘了放水果了。
这三年林云真不苦,享受惯了,只要动嘴,空间产出丰富,加上有农场作为平台,没人怀疑东西出处,他可是可尽的吃。
要说累,也就是开始时为了伤兵营养天天偷摸往山里放野猪、放兔子、池塘里放鱼、为了高产各种借口从外面弄回各类种苗,才使农场快速发展。
本地农民都感到惊讶,这山里野猪,兔子根本打不完。
“有田叔,弄点水果,切几个西瓜”。这天热的,另外叫食堂准备饭,材料可尽造,林云伸着头对着大门大声喊着。
这年头通讯全靠吼,交通基本靠走。
林云点燃一支烟,深吸了一口笑着说道:“干爹,郑伯伯要不咱们休息一下,等下吃完饭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