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娘子,我们寺应该怎么改风水,寺里香火才能旺?”
赵桃花走到进门后的第一座大香炉,问道:
“这香炉是寺里后添置的吧?
是不是在换了它之后,寺里的香火就逐渐不好了?”
主持正在回想之际,小和尚抢先道:“对!”
那年他刚进寺,寺里伙食最好。
后来,一年不如一年。
“赵娘子,您的意思是?”主持好奇地问道。
“这大香炉摆在这里,挡住了寺庙的香火。
应当挪走,并且不能出现在寺里。
这样,寺里的香火就会恢复从前了。”
沈冥在一旁听着赵桃花对主持忽悠,最后,还真让她忽悠成功了。
主持还包了一个红封给她。
“多谢主持,您这大香炉运到山下就是卖个铜价。
我好人做到底,帮你们卖了,按照市价把钱给您。”
赵桃花掏出七百两银票给主持。
“阿弥陀佛,多谢赵娘子,您真是大善之人。”
主持感谢道。
同时,他心里生出一股愧疚,他刚刚给赵娘子包的红封里,只放了八个大钱而已。
而这一鼎香炉三百斤,按照铜价,至多六百两,明显赵娘子多给了。
主持请几位和尚帮忙搬上马车。
由于香炉实在太高,只能临时先把马车顶给拆了,再用绳子固定好,热情地送夫妻二人离开。
洋辣子精在赵桃花的发簪上,看赵桃花自导自演了一场大戏。
她轻松从普陀寺骗走了一鼎大香炉!
先前,在香炉铺,她可是亲耳听到掌柜的说,这样一鼎大香炉要卖四千两呢,现在就被主子以七百两的低价给买了回来。
傍晚,等二人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村子里谁也没有注意到赵桃花买了一鼎香炉回来。
由于,它是出自寺庙的香炉,又在寺里待了五年,已经经过庙里的开光。
虽然不是丹炉,却也是一种法器。
她命洋辣子将里面的香灰全部扫出来,再用麻袋装上,仔细放好,千万不能受潮,以后还有大用!
由于从前赵桃花从来没有炼制过燧发枪,所以,第一把燧发枪她足足花了三天时间才炼制成功。
沈冥见赵桃花高兴得直拍手,心里也好奇燧发枪的模样。
当洋辣子从香炉内取出燧发枪的时候,欲言又止:
“主子,您这次好像又失败了,它不是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