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战火悲歌哀鸿遍

他们身上带着伤,眼中带着迷茫,默默地跟随在赵子龙身后,一步一步走向皇宫。

庆功宴上,山珍海味摆满了桌子,美酒佳酿香气四溢,歌舞升平,热闹非凡。

然而,赵子龙却食不知味,他默默地坐在那里,目光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灵魂出窍了一般。

夜深人静,赵子龙独自一人来到军营。

他命人取来战死士兵的名册,一页一页地翻看着,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名字。

他颤抖着手,开始抄录这些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条鲜活的生命,一段悲伤的故事。

“张三……”他低声念着,眼泪无声地滑落。

“李四……”他的声音越来越哽咽, “王五……”

突然,他停下了手中的笔,目光落在一个名字上,浑身猛地一颤……

“林……林……”

烛火摇曳,映照着赵子龙憔悴的面容。

他颤抖着手指,一笔一划地抄录着战死士兵的名字,每写下一个,心口便如同被利刃狠狠剜过。

“王二…李虎…赵六……”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从他口中低喃而出,每个名字都代表着一条鲜活的生命,一段并肩作战的回忆。

写到“陈大勇”时,他手中的笔重重一顿,墨汁晕染开来,在洁白的纸上晕开一朵凄美的墨花。

陈大勇,那个总是咧着嘴傻笑的年轻人,那个在他危难之际奋不顾身替他挡箭的兄弟……

泪水再也抑制不住,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在纸上,与墨迹交融。

他伏案痛哭,肩膀剧烈地颤抖着,哭声在寂静的军营中回荡,如同一曲悲怆的挽歌。

突然,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痛苦的挣扎。

他想起出征前,韩重言曾私下找到他,提议改变行军路线,避开阜阳水域。

当时他一心求胜,急于建功立业,否决了韩重言的建议,坚持走水路,这才导致了这场惨烈的损失。

如今,韩重言长眠地下,他却独活于世,这让他如何面对韩重言的在天之灵?

悔恨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内心,让他痛不欲生。

他狠狠地捶打着自己的胸口,仿佛这样就能减轻心中的痛苦。

此时,帐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诸葛亮掀帘而入,手中提着一盏灯笼,昏黄的光晕照亮了他俊秀的面庞。

小主,

他将灯笼放在桌上,看着伏案痛哭的赵子龙,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子龙,你还在为韩将军的事介怀吗?”他的声音低沉而柔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赵子龙猛地抬起头,眼眶通红,泪痕斑驳。

“军师……”他哽咽着,却说不出话来。

诸葛亮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胜败乃兵家常事,你不必太过自责。”

赵子龙却一把抓住诸葛亮的手,力道之大,让诸葛亮微微吃痛。

“不,军师,你不知道……”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动的情绪,“如果……如果我当初听了重言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