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生物柴油的挑战:危机与机遇并存

新成立的生物能源公司如同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急需各种资源的滋养。林铭作为公司的董事长,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他既要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又要关注技术研发的进展,还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简直像一个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

“林总,最近实验室的资金有点紧张,购买一些实验材料的预算可能不够了。”技术总监老李拿着一份预算表,一脸愁容地向林铭汇报。

林铭接过预算表,仔细看了一遍,发现确实超出了之前的预期。他揉了揉太阳穴,最近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资金方面的问题也频频出现,这让他感到有些焦头烂额。

“老李,我明白了,我会尽快协调资金的。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一定要确保研发进度,尽快把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优化成熟。”林铭语重心长地说道。

“林总,您放心,我们一定竭尽全力!”老李坚定地说道,他明白这项技术对于联盟未来的重要性,所以再苦再累他也要坚持下去。

林铭放下手中的文件,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生物柴油项目虽然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资金问题只是其中之一,技术难题、市场推广、政策支持等等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林铭决定寻求外部投资。他亲自联系了多家投资机构,向他们详细介绍了生物柴油项目的前景和潜力。经过多轮谈判,终于有一家大型风投公司表示愿意投资,但对方也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那就是要求生物能源公司在一年内实现量产,否则将撤回投资。

“一年内实现量产?”林铭看着合同上的条款,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虽然他对自己的团队有信心,但一年时间确实有些紧张,特别是要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进行量产,难度更是翻倍。

但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让生物柴油项目真正走向市场,造福社会的机会。他不能退缩,只能迎难而上。他最终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为了尽快推动量产,林铭决定采取更加高效的研发模式。他组织团队开展“头脑风暴”,集思广益,一起探讨如何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他还特地邀请了一些生物工程领域的专家,前来指导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生产工艺终于得到大幅提升,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生物柴油的提取率不够高,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难以处理的废弃物等等。这些问题都让林铭和团队感到非常头疼。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林铭决定在联盟内部发起一场“技术攻坚战”。他鼓励大家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还设立了“技术创新奖”,对那些在技术攻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重奖,以此来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在“技术攻坚战”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小赵,突发奇想,竟然用“土方法”解决了废弃物处理的问题。他从家里的酿酒工艺中得到了灵感,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把那些难以处理的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不仅环保而且变废为宝。

“小赵,你小子真有两下子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个方法呢!”老李高兴地拍了拍小赵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