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刚从山头探出个脑袋,林铭就已经在农场里忙活开了。他不是那种睡到日上三竿的老板,而是实打实地跟工人们一起干活。今天他的目标是后山的那片林子,这是他新计划的关键。
农场的规模扩大后,林铭明显感觉到了单一农产品种植的局限性。他开始琢磨怎么让农场更具活力,让收入来源更广。他盯上了农场后面那片山林,那里以前基本没人管,但林铭觉得那是一块宝地。
他找了村长王大爷,说了自己的想法。王大爷一听林铭想在后山搞养殖,眼睛都亮了,这绝对是利村利民的好事。林铭简单解释了一下,他想搞林下养殖,把鸡和蜜蜂都放到山林里,尽可能不破坏自然环境,还能增加收入。
王大爷拍着胸脯说:“小林,你放心搞,后山的事情我帮你协调,村里都支持你。”
有了村里的支持,林铭立刻行动起来。他先是请了几个有经验的养殖户,和他们一起上山看了看。大家一致认为,这地方适合搞散养鸡和养蜜蜂。林铭又咨询了县里的畜牧专家,了解了一些相关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林老板,山林散养鸡,首先得考虑鸡舍,还有围栏,不能让鸡乱跑,不然容易被野兽叼走。” 一个养殖户老李说道,“另外,鸡苗也很重要,要选那种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林铭仔细地听着,把这些经验都记在了本子上。他决定先试试看,不求一步到位,但求稳扎稳打。他没有盲目追求高产,而是把目光放在生态和质量上。他心里清楚,现在的消费者更看重健康和安全,如果他能把土鸡和蜂蜜做得有特色,就不愁卖。
于是,林铭联系了之前合作过的养殖场,订购了一批生态土鸡的鸡苗。这种土鸡适应性强,喜欢在林子里觅食,符合林铭的要求。同时,他又从县里的养蜂协会,订购了一批中华蜂的蜂箱。
农场的工人跟着林铭一起上山,大家砍竹子,锯木头,开始在林子里搭建简易的鸡舍。林铭特别叮嘱他们,不要破坏林子的原貌,要尽可能地利用自然材料。鸡舍也不需要多豪华,能遮风挡雨就行。
林铭又买了些铁丝网,在鸡舍的周围围上了一圈,避免鸡跑到其他地方,也防止一些野兽靠近。同时,还在林子里设了几个水槽和食槽,方便鸡群饮水和进食。
养蜂是个细致活,林铭跟着协会的老师傅学习了不少养蜂的知识。他才知道,养蜂不只是把蜂箱放那儿就行了,还得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调整蜂箱的位置和通风。他还学到如何辨别蜂王浆、蜂蜜和花粉,如何预防蜜蜂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