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
所有士兵齐声大吼!
声浪如汹涌的潮水,在封闭的厅堂内轰然炸开:“杀!!!!”
卧|槽!
王扬被这突如其来的一下子吓得一激灵,条件反射般向后蹦了一大步!
巴东王不屑讥嘲道:
“还以为你胆子有多大?原来像只兔子似的往后蹦。”
众军士皆哂笑。
这句话可不好答。
与巴东王相处,过柔则不入他的眼,过刚则容易和他结怨。
现在巴东王摆出这阵势来,明显要给王扬下马威,要是直接认怂,接下来便更会被拿捏;要是强硬回骂,惹怒亲王,吃亏的还是王扬自己。
若两者取其中,不带情绪地阐明道理,说些“人非草木,突然被吓,举止失措乃人之常情”什么的,则显得呆头呆脑。
还有一种对应是装作浑若无事,以经典强行挽尊。比如扯一扯《论语》谓孔子‘迅雷风烈必变’,《易传》言‘君子以恐惧修省’什么的,要之在侃侃而言,有理有据。
这最后一种应对方式要分对象和情形,若对面之人尊崇学识,又有礼贤下士之意,则很可能收到好的效果,说不定能说得对面起而谢罪,倒履相迎。
但巴东王明显不吃这一套,并且现在是有意扫王扬面子,这招即便用出来,也只会自取其辱而已。
所以以上几种方式,王扬都没有用。他微微一笑,向巴东王拱手道:
“我胆子确实不算大,突然被这么一吓,直接就往后蹦。若换作王爷,那一定是向前蹦的。”
好几个军士都没收住,险些乐出声来。还有几人低头抿嘴,明显是在强忍笑意。
巴东王差点也没绷住。
这句回答妙就妙在你说它讽刺吧,也是讽刺,说王爷被吓得蹦,难道不是讽刺?只是没加“兔子”两个字而已。但你要说它是捧人吧,也能算捧人,毕竟人家都说了,王爷蹦也是往前蹦,好像确实抬了一下王爷身份。
更重要的,这句话其实在无形中点明了一个事实,就是任何人被这么突然一吓,都可能蹦,没什么可讥嘲的。这可比直接说道理高明多了。
巴东王将笑意压了回去,脸色阴沉得可怕,虎目一瞪,声音陡然拔高:
“王扬!你搅动士庶,祸乱荆州,该当何罪?!”
王扬眨巴眨巴眼睛,无辜道:“王爷,你说的这是刘寅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巴东王手掌一翻,刀鞘拄地,身子前倾,烛火在他身后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极长,仿佛一头巨兽。
他盯着王扬,目露凶光:
“你有几条命,敢在本王面前玩花样?
你是不是以为,凭你有个姓氏,本王便不能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