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好像真就是这个道理。
按照如今的角度,想要治理好国家这个大问题,那么就必须拆分成做哪些问题才可以治理好国家。
就像是皇爷爷一样为了打造永乐盛世一样,将这个大问题拆分成了兴建运河、编纂永乐大典、对漠北用兵,下西洋等一系列小问题,然后这些问题在进行进一步细分。
这样的道理学会之后,朱瞻基认为一定能为今后治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他意识到了如果自己目前连这一间小小的酒馆都打扫不干净,那么将来还有什么资格说带领大明走向富强之路!
毕竟,打扫小酒馆不一样可以拆分成擦桌扫地等问题!
朱瞻基这才意识到,这哪是什么课前功课而是已经开始了教学。
而且是质量很高的教学。
顿时,赶紧将陈羽方才所说的至理名言谨记于心。
他时刻记着上课回去之后还要被皇爷爷与胖爹抽查上课情况。
而一旁蹭课的朱瞻壑,也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还不等两小只说话,陈羽也是吹嗨了,继续一环套一环的开口说道:
“再者你虽不是什么高官权贵,可也是富庶的商贾出身,自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对于这些杂事,我猜的不错的话你是从来没都没有接触过。”
“这商贾一行做生意,也要了解百姓的日常生活,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售卖出自家产品。”
“可这些需求不能只用眼睛去简单的看,而是应该用行动去感悟,只有这样才能知道百姓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东西。而这打扫卫生,只是简单的一次尝试,有了这个抛砖,才会有后面的引玉,引出你以后做出更大的生意。”
“当然如果你日后接替了老朱的生意,只想着吃老本做木材贸易,至于什么精盐贩卖一类的新兴产业,那就当没有课前功课这一个步骤,我们直接上课。”
朱瞻基听得一阵愣神。
老师这话扩大一点,岂不就是让自己选择以后接替皇位之后,决定做一个守城之君,还是愿意做一个雄心壮志开疆拓土的帝王!
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朱瞻基感觉老师说的对,自己想的太远了。
不要说自己是大明皇太孙,哪怕是富庶商家的孩子,自幼也是衣食无忧,当然不会去做一些繁琐的杂事。
可商贾的孩子可以,但自己就不行。
毕竟如果一直过的锦衣玉食,以后面对民间疾苦,岂不是会闹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