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片刻,杨过将笔墨收起,把纸叠好,将手上墨宝双手向一灯大师呈上。
为表敬意一灯大师也是双手接过,打开一看,上写五个大字——生生不息掌。
“杨小施主,这…这…”
杨过双手合十,行了一佛礼:
“大师宅心仁厚,这门功夫由我本人所创,不涉及师门。
“我能做主,将这功夫赠予大师,我想这门功夫到了大师手里,想必会对世人更有帮助!
“当年听闻大师为治疗我黄伯母折损功力,那时若是再发善心,有这门功夫也不必再损己利人了!”
不得不说,杨过确实有一套,对付聪明人,有对付聪明人的方法,对待厚道人,也有对待厚道人的处世之道。
听见杨过先是解释后又劝诫自己收下,他对这孩子也不由生出几分敬意、多出几分欣赏。
“施主思虑周全,心胸宽广,贫僧佩服!”
看杨过小小年纪就有这般心胸格局,一灯大师也是豪气纵生,随手也抄起毛笔来,开始挥毫。
半盏茶功夫过去,一幅墨宝就此完成。
墨宝上上写三个大字——一阳指!
“施主宅心仁厚,我也不是吝啬之人!
“这天龙寺,如今我是方丈!这大理我还是名义上的皇帝!
“一阳指是我段家世代相传之绝学!亦是我天龙寺世代钻研的绝学!今天我就做主,将一阳指的功夫,传授于你!”
杨过观瞧一遍,便将这功法记下,发现这一阳指有不少,后发先至的奥义。
与马超所创的作为华夏五大古剑法之一“出手法”的武学奥义极为相似,也是如此,他只看了一遍,便知这功夫他已经入门。
杨过只看一遍,收获颇丰,心怀感激,行了一礼,正准备说话,却被一灯大师伸手制止:
“请听我说完,不瞒施主,若不是得知施主是俗家弟子,我想另一门先天功的功夫,也适合传授予你!”
杨过两世为人又有脑海中三国群英的加持,他对世事人性极为了解,有时候做同一件事,可能有不同的目的综合而行。
他这次是既想做好事,收获武功,哪怕没有回赠,他也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