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队…”
“应当到漠北了吧。”
“进行互市商议的,大概也已经抵达。”
这时,恰好听到了外头胡毋敬喊话的声音。
“呵呵呵,这位老先生。”
轻笑几声后,张落将面前的文书递给了一旁的官员,
“这份文件你交给太史令处理吧,你们就不用再跑一趟了。”
门外接过文书的胡毋敬一怔,
照常理说来,这个时候你应该亲自出来一下,
与我一同进入府中,畅谈一番啊。
但给他只是这份朝廷的批文罢了。
然而转念一想,他就心领神会。
“嘿,张先生的情操,我深感敬佩。”
“为了大秦,我们之间的一点小小矛盾,我何必放在心上。活了这些年,倒有些糊涂了。”
只有那位送出文件的小吏,眼睑轻轻跳动。
他心里暗暗想着,
原来张先生是懒得出来呀。
面对朝堂严厉的指令,尽管有许多不愿意,
但在上百人被判 后,大家只能乖乖地献出了私藏的文献。
朝廷不仅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还负责重新编撰,
并在完成后,归还等量的新制书籍。
即便如此,反对大秦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
都在谴责大秦斩断文化脉络,嬴政的心狠手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任何没有按照要求提交完整的资料,或者试图隐瞒不报者,
若被发现,等待各家学说的将是灭顶之灾。
廷尉蒙毅并非易与的人物,
更何况背后还有李信率秦军虎视眈眈。
博士馆内的许多学者被逐出,其中就包括淳于越。
后来,还是依靠商山四皓的颜面,才使淳于越得以返回博士馆,
与其他学术界的代表共同回归博士馆。
但在编写史书等重大决策方面,
各学派特别是史官并没有太多的决定权,
这一切主要掌控在太史令胡毋敬的手上。
因为左右丞相冯去疾、李斯还要管理国家事务。
所有编注完成的典籍必须先呈送给嬴政审查,由他最终批准确认无误。
同样的,所有后续的历史记载也不例外。
此令也传达到了各地的郡县,
嬴政为了防止郡县长官因公谋私或公报私仇,亦或是内外勾结,
采取了一系列严密的措施确保公正执行。
释放大量黑冰台上的人,以便打探外面的情况。
同时,也要依赖于赵高指挥下的 组织,在江湖各派中严密监视一切动态。
楚南公愤怒地离开了咸阳,决定即刻返回楚国地区。
他务必赶在秦朝之前把更多的信息带回去,并防止楚国民众遗忘国仇家恨。
他还将提醒项氏等势力留意张落。
另一方面,黄石公仍然在外游历,寻求适合隐居的安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