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路上三个人都在旁敲侧击的问一些简单的橡胶常识,好在问得都比较隐晦,不然连三手都要怀疑他们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三手的亲戚也就是阮培壤手下的种植园面积在两百公顷左右,面积算不上很大,但是也相当可以。
就像美国的农场主一样,他们会雇佣很多农民帮他们种植,收割橡胶,然后进行初步加工,然后再联系下游的出口商进行出口。
小智一行人到达阮培壤的种植园的时候,他已经等候在门口,中等身材,黝黑皮肤,脸上挂着质朴的笑容,很容易将这副面容跟农业联系起来。
他见车停下后就立刻跑过来拉车门,迎接他们,嘴里叽里呱啦地不停说着什么。
三手一边下车一边在一旁翻译,就是一些简单的欢迎语,欢迎各位前来参观之类的话。
阮培壤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不像三手混迹在江湖上,什么人都能接触到,他的生活圈子比较窄,主要是跟种植园里的橡胶,以及收集橡胶的农民打交道,因而不会说普通话,说一口非常地道的本地语。
因此参观的时候基本上是阮培壤叽里呱啦的说,三首在一旁费劲地翻译,平日里交流没什么问题的三手也因为词汇的匮乏而满头大汗。
当真正走进种植园参观的时候,实际上小智已经没心思听三手的翻译,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数不清的树木,几乎是一棵挨着一棵,每一棵树的树皮上,都有一道或者几道,犹如盘山公路一样,螺旋式的沟痕,很明显是人工割出来的。
难怪人们常说割橡胶,原来如此,小智三人看了以后都恍然大悟。
橡胶树非常的多汁,被割破的伤口处会流出大量的乳白色汁液,这就是橡胶树的精华,是橡胶树吸收土壤养分转化成的组织液,也就是橡胶的原型——胶汁。
橡胶园里面,负责运输胶汁,和割橡胶的农民都很忙碌,看到参观的小智他们,也并不好奇,只是抬头偶尔看一下,大概是平时经常有人来参观,他们也见怪不怪了。
“像这样面积的橡胶园,每日的产量大概有多少,橡胶成品的转化率怎么样。”小智问道。
三手将小智的问题,翻译给阮培壤,阮培壤听到后大概算了算,因为三手的朋友,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就如实相告了。
小智听到之后点点头,又问道“生产成本,以及销售利润呢,我之前只是做下游的批发这一块,对于橡胶的种植成本什么的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多问几句,希望你不要介意。”
小智很客气,毕竟他问的这些,人家是有权不回答他的。
阮培壤听了后又给他详细地讲了一遍,包括每年总的生产成本,利润空间,影响因素等等,还顺便说了一下目前市场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