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铜柱王良是条三十来岁的大汉,浓眉大眼,一部连鬓络腮胡。人如其名,身高九尺,膀大腰圆,肚大腰憨。宽松的衣服被腱子肉撑得满满的。
他素来敬服韩同音,所以最先响应,声若洪钟也似的,瓮声附和:“就是,二哥说得对,以目前的实力难以抵挡。反正我等也没来多久,咱们兄弟带着钱粮,远离汴梁城,再找合适之地开山立寨。”
大当家许平升当然知道局势堪忧,只是有些不舍:“我也知道弃寨而走是最明智,也是唯一的生路。可此地富得流油,劫掠几波商队不亚于三两年的买卖。好过江南甚多,弃了太过可惜。不甘心。”
“哎哟,大哥,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惦记着买卖?”扫地龙火万城这条三十出头,脸上有疤的汉子少言寡语,见许平升还这般瞻前顾后好气又好笑。
“大哥,你我兄弟在,哪里不得安身?”韩同音也劝说:“汴梁城周边不适合盘踞,十万皇城禁军。山寨如何抵挡?地方富庶却太过危险,不可久留。”
“好吧,那我等撤退!”许平升爱财不假,可在小命面前就算不得什么。思索片刻后便咬牙答应下来。
“当然,我们即便是离开,也不能让官兵好过。要打出你我兄弟的名声来,要让京东路,河北路,河东路等江湖绿林闻之夸赞,以后方才有人来投。”许平升是个睚眦必报的主,满脸恶狠狠。
“那是当然。”韩同音笑了笑,收敛笑容,认真地说道:“未料胜先料败。朝廷势大,事先想好退路,你我兄弟有目标不慌乱,方才从容不迫地离开。”
“书呆子,二哥,快快说来。”韩同音谋略显然得到其他人认可,连许平升在内的三人齐刷刷地看来。
韩同音也没推脱,有条不紊地安排:“根据细作打探回报,朝廷官兵已经把四周包围的水泄不通。大路被封锁,只能走荒野小路。而往北一马平川,难逃骑兵追捕,来时的南方不适合。喽啰们只能从东西两路。绕路向西北,那边有田虎作乱,野心不小。山东多草寇,有个梁山泊好大阵仗……”
“退路有了,咱们也得埋伏好了,等待官兵自投罗网。你我兄弟有四人,各自率领人马据险而守。西边是峭壁派喽啰戒备,大哥你亲自带人坐镇山门,三弟负责东边,老四和我防守北面,相互策应。”
“禁军中有厉害的将领不可小觑,如近来京城周边都传扬的蓬莱府兵马大总管孙新孙重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千万不可贸然主动出……”
“哎,二哥你如何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不是吹捧,是真正的要提防,任凭挑衅不得硬碰硬。我等只顾以逸待劳,守把关隘,必定功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就如孙新最早预估的那样,这伙贼人中有能人坐镇。山寨实力不像表面上那般宣称的七八百喽啰。而是有1600精壮喽啰兵,器械齐全,训练有素。否则凭什么敢跑到汴梁城周边来劫掠钱财还不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