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汉代,该地就为山东半岛至辽东航线的主要进出港。汉武帝及隋、唐等王朝用兵去朝鲜,曾在此造船、出海。宋庆历二年(1042年)置刁鱼巡检,屯战舰驻水师于此,北宋末年驻扎平海军。
登州港口,停泊大小船只无数,往来如织。促使修船保养,酒楼饭馆等行当应运而生,热闹非凡!
孙新率队来到港口,确认几艘千料船如约停泊。这些都是刘太守动用职权调用来的商船。好处费就是税收降低,被选定的商队急吼吼地出人出船。
(料:宋代船只运载单位,一料等于120斤)
刘太守之所以不调动平海军运兵,选择这些民用船。就是两人商讨时,防止剿匪消息泄露的举措。
与船队负责人接洽完,孙新准备带人离开。恰好被前方的嘈杂吸引,不少人跑过去围观,指点议论。几个上了年纪的渔民拖着鱼网,满脸惋惜说:“哎呀,小赵这人老实,被驱赶后,他又能去哪?”
“可不是?小伙子在登州住了几年,还不是没钱打点。”
孙新听到这番话,以为是官吏欺负百姓,便带人涌了过去。拨开人群,却见几个衙役拉扯着一人。这是个皮肤黝黑,不高却敦实的汉子,摆摊卖鱼。
几个衙役吼着“你走不走”,犹如后世城管拉扯拖拽。那汉子满脸哀求之色,结结巴巴地说自己不走。周围不少人扎堆议论,也有人认识汉子说着可怜。
孙新也从周围人的议论声中得知,几个衙役不是敲诈勒索。而是那汉子不是宋人,几年前远航商队从海中救下来,一直滞留宋朝,靠打鱼为生。
因为生活拮据没钱打点,要被驱逐出境。
“住手,拉拉扯扯,成何体统?”孙新带着亲兵走过去。
“哎哟,谁他……,孙提辖!”几个衙役本来有些不耐烦。可看到来人是孙新,吓得撒手,谄笑讨好。
“这里发生何事?”孙新点头,又看向那个敦实汉子。
几个衙役立刻七嘴八舌地说道:“大人,他不是宋人,来历不明。就是,说是耽罗国人,哪有这个国家。搞不好是外来奸细,劝他走不听,只能驱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