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遇险:裂痕

说实话,张建国他们这种老兵,最看不上的就是吃不了苦的人。

摇了摇头,张建国道“秦同志,换不了。”

“前面的座位,除了开车的战士之外,只有三个座位。”

“秦同志,难不成你是想让哪个教授跟你换过来?”

一听这话,秦路连连摆手。

“不不不,还是算了吧。”

要知道,六个教授,年纪最小的52岁,最大的69岁,平均年龄58岁。

秦路要是真说是要换,那他就真不要脸了。

一天后,这支科考队,抵达了哀牢山下。

山上丛林茂盛,已经无法开车行进了,只能是步行。

停车后,张建国下车将所有人喊下来,与6位教授在一起探讨该如何上山。

半个小时后,张建国召集起自己这边的人收拾装备,各位教授那边,也开始带着助手,收拾他们的装备。

“老师,我们的箱子太沉了,您看可不可以,让那些战士帮我们带着啊?”

“小秦啊,年轻人,就该吃点苦的。”

“特别是我们这种做植物研究的,回头少不了要到处跑。”

薛振国苦口婆心的对秦路说了一番。

但是,秦路是左耳进,右耳出。

从薛振国这里离开后,他便跑到张建国那边去磨了。

被秦路磨的没有办法,张建国只好安排吴飞带上了他的装备。

站在远处跟其他几名教授聊天的薛振国看到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若不是因为跟你叔叔的关系,这次我怎么可能带上你呢。

——娇生惯养,娇生惯养吧。

——也罢,希望这次你吃吃苦头后,能够有所改变吧。

薛振国在心中想着。

进行了一番休整之后,一行人开始向哀牢山进发了。

根据张建国的安排,他带着五名战士走在最前面开路,霍援朝则是带着剩下的六名战士垫后。

晚上的时候,有着丰富野外生存经验的张建国跟霍援朝,找了一个地方,安排众人搭建帐篷休息。

吃饭的时候,六名教授围在一起谈论着今天的有关收获。

陈德福:这哀牢山属于云岭往南的分支的余脉。

“整体的海拔在2000米以上。”

“现在还好,等到我们越深入,气候等情况会非常的复杂。”

王守心:“老陈说的没错。”

“之前我找过许多关于哀牢山的地质资料。”

“这里的地势多样,地质结构也比较复杂,我们在取样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

……

翌日傍晚的时候,众人在搭营的时候,发生了意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