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冲突已经落下帷幕,科纳联合国的舰队已然受到重创,奇美拉组织寄希望于能通过这次打击使对方放弃行动。
而哨兵组织则继续增加压力,大量作战舰队开始向科纳联合国控制区靠拢,试图让奇美拉组织不战而降。
但双方都低估了对方的决心。
科纳联合国的凌晨时分,一支哨兵组织的增援舰队带着来自银河联盟的特殊命令,从L33号星门抵达了科纳联合国的控制区内。
由一艘大型无畏舰,十艘航空母舰,二十艘战列舰,四十艘重型巡洋舰与一百艘轻巡洋舰组成的特混舰队。
航空母舰搭载的并非战机,而是一种未装备曲率引擎的小型护航舰,就和常见的星系巡逻艇一样。
小型舰艇在曲率引擎上耗费了太多的能量与空间,搭载式的设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代价是牺牲一部分的机动性和战术灵活性。
此时,科纳联合国内部还在为这次行动的巨大损失而吵得不可开交。
其中左翼舰队的损失最为严重,两百五十艘小型舰艇被永远留在了战场上。一艘主力舰被击毁,其余主力舰只全部失去战斗力。
这意味着这支战斗舰队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参加战斗,而导致这一切发生的主要原因被他们归咎在左翼舰队指挥官的失职上。
因为他的错误指挥,没有在一开始发射远程导弹消耗敌军,而是使用与虫群作战的惯性思路与敌舰正面对炮。
尽管左翼舰队的导弹储备并不足以支撑一轮饱和打击。
而中央舰队则在战术失误上葬送了两千架铁球战机,虽然这些战机与它们的驾驶员只是消耗品,情节并不严重。但一想到这些损失都是因为指挥官脑子一热导致的不必要耗损,还没有打出任何战果的时候,就让人有些血压攀升了。
最后,左翼舰队指挥官被革职,暂时被羁押并等候军事法庭的审判。中央舰队的指挥官则被调到了左翼舰队,职务被直接削了一截。
而就在科纳联合国担忧如何和哨兵组织报告这些舰船损失的时候,对方却又立刻拉来了一整支崭新的作战舰队。
不过这支,是哨兵组织直辖的。
他们只要求了中央舰队的指挥权,并且派遣了一名属于他们的年轻指挥官,他们要去科纳联合国的其他参加此次行动的作战单元也要配合他们的作战行动。
战争的主导者已经改变。
他们制定了全新的作战计划,不再要求收复失地或是歼灭奇美拉组织的有生力量,而是将进攻目标都集中在了一个坐标点上。
不管科纳联合国的有关人员如何问询,他们的回答只有一个:“星盟机密,无可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