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的阴霾渐渐散去,万物复苏,焕发出勃勃生机。易中海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将这年过半百、尽显老态的身躯,打理得如同十八九岁的年轻小伙一般,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原本满头的银丝,如今变得乌黑而茂密,如同墨染一般。
脸上那纵横交错的皱纹也淡了许多,仿佛岁月的痕迹被轻轻抹去。
曾经微微隆起的小肚腩更是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线条分明的腹肌,彰显出健康与力量。
“一大爷,您这是焕发第二春啦?” 何雨柱凑了过来,挤眉弄眼地悄声问道,“您这保养的法子可得教教我呀!”
“遇到个国医圣手,给我配了些养生丸,不过这玩意儿可不便宜,两块钱一颗,每天早晚各吃一颗。除此之外,每天还得锻炼一小时,饮食结构也得调整,保证营养均衡,这不,气色就越来越好了。”
易中海身着整洁的白衬衣,下身搭配着笔挺的西装裤。脚上擦得锃亮的皮鞋,反射着阳光,与手腕上那块手表相互映衬,此时他看上去竟和何雨柱年纪相仿,透着一股别样的精气神。
“这么贵!” 何雨柱一听,眼睛顿时瞪得老大,“那我可吃不起,我还是算了吧,我这糙样儿我媳妇也不嫌弃!”
国内形势风云变幻,一场席卷全国的大革命拉开了帷幕。在这动荡的岁月里,轧钢厂的杨厂长也未能在时代的惊涛骇浪中幸免,被无情地打倒,只能接受劳动改造,扫扫卫生去了。
此时,外面的运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大街小巷都被狂热的氛围所笼罩。
而95 号院却宛如狂风暴雨中的一座宁静孤岛,在这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中暂时还未受到太过剧烈的冲击,依旧维持着表面那看似平静的假象。
就在这看似平静的日子里,二大爷刘海中和三大爷阎埠贵神色匆匆地一同找上了易中海,两人满脸都是急切与兴奋交织的神情。
“老易,你瞅瞅这外面,大革命的浪潮那是一浪高过一浪!咱们可不能干看着,得紧紧跟上这伟大的时代步伐,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伟大的历史洪流当中去啊!”
二大爷刘海中扯着他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喊道,声音在院子里回荡,打破了四合院原有的宁静。
“二大爷、三大爷,你们的想法我打心底里支持。这段时间我常觉得精力不济,一直寻思着找个合适的时机,卸任一大爷的位置。现在看来,当下这个时候再合适不过了。我退位让贤,往后的事儿,就仰仗二位来操持了。”
易中海心中一片清明,他深知 “文化大革命” 对于国家和人民而言意味着怎样的灭顶之灾。
那将是长达十年的黑暗岁月,政治会陷入无尽的混乱深渊,经济会遭受如狂风扫落叶般的重创,思想文化领域将如遭受了沙尘暴一般变得一片荒芜,社会秩序更会被搅得如同一团乱麻,天翻地覆。
二大爷刘海中和三大爷阎埠贵听到易中海这话,两人对视了一眼,瞬间心领神会,嘴角都不自觉地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喜悦和期待。
他们心里都在暗自盘算,易中海这一大爷要是退位了,那他们不就有机会往前更进一步了吗?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送走了荣升为一大爷的刘海中和即将在院里地位提升的阎埠贵,易中海默默地锁上房门,推着自行车,出了四合院。
外面的世界一片喧嚣,大街小巷的墙壁上贴满了五花八门的大字报。
游行的队伍像一条条色彩斑斓的长龙,穿梭在街道上,他们手中高举着红旗和横幅,口中呼喊着激昂的口号,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把整个城市都唤醒。
红卫兵们身着军装,戴着红袖章,神情严肃而狂热,他们四处奔走,进行着 “破四旧” 的活动,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易中海在这混乱不堪的街道上艰难骑行,他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的小船,七弯八绕,好不容易来到了何雨柱家。
不巧,何雨柱没在家,易中海便陪着聋老太太闲聊起来。大约过了个把小时,何雨柱抱着个留声机回来了,他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就像一个得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
“一大爷,您来啦!您快瞧瞧,这是留声机!这可是个稀罕玩意儿,可以放唱片听呢!我给您放一个听听。” 何雨柱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放下留声机,轻轻地放上唱片。
“这可真是个好东西!” 聋老太太忍不住感叹道,眼中满是新奇。
“那可不,这可是大领导送我的呢!我答应他每周给他去做两回饭,他就把这留声机送给我啦。” 何雨柱一脸得意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