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自己没怎么求过的大弟,还有才能站稳走路的小儿子,有亲姐姐照顾,总好过去求舅舅?赵大花又看了看她们,勉强同意了:“那我先给你们舅舅寄封信,等他回信之后再说。”
没等顾清莹表示意见呢,赵大花又说了,“马上中秋了,你们三叔四叔都要回来,你俩别乱跑,在家里干活!”
谷青青没意见。
顾清莹没敢有意见。
而他们寄往蓉城的信,晃悠了半个多月才到,再等送到军区家属院的赵家时,已经十月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春华没读过书,还是随军后在家属区这边的扫盲班学了些时日,不过赵大花还不如她呢,这信是谷青青写的,王春华也能认出内容是啥。
她看完了信,转头等赵政委有空回来时,就跟他说了。
赵政委看了看媳妇的脸,感觉她并不排斥,才斟酌着说道:“最近我这边一直忙得很,你一个人带几个孩子的确有点顾不上,不如让她姐妹俩来帮你,也好让你松快松快。”
“咱姐啥人我也知道,这么多年她都没求过你啥,”王春华先点了头,才说道,“她想让闺女找个好婆家也正常,青青我也见过,但英英是怎么回事?”想到那个见人就笑但是有点呆笨的闺女,王春华倒也不是嫌弃厌恶,只是担心不方便,“英英能自己出门吗?她那样子……”
“她年前就好多了,我姐之前写信说了,英英现在可勤快了,还很懂事!”提到那个有些先天不足的外甥女,赵和平当然也皱眉,不过年初的时候,赵大花就特意寄信告知了他这个好消息。
不过赵和平不知道的是,他以为的“勤快懂事”的外甥女,已经又换了个芯儿,和他预估的不说相差千里吧,也基本没有共同点。
回信很快就寄出去。
北方即将进入初冬时,谷青青和顾清莹,终于穿着棉袄,背着亲妈要带给舅舅的特产包袱,登上了去往蓉城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