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国公,侯君集!”
立政殿内,萧瑀的话响亮地回荡在整个大殿中。
“侯君集?”
闻言,李世民先是一愣,而后马上又反应了过来。
朕怎么把他给忘了?不过,这倒也不奇怪!
想当年,他刚被封为潞国公的时候,就请旨免去一切官职,回家休养。
那时候,他也正值壮年啊!这几年没打过什么大仗,朕可是有时间没见过他了!
“陛下,您觉得如何啊?”
见李世民沉思许久,一直没有说话,萧瑀忍不住开口问道。
“朝中的将领们对这次领兵元帅的人选有过议论吗?”
没有立刻肯定下来,李世民反而又给两人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一次与突厥开战,是整个朝廷都在关注的大事。除了要考虑领兵之人的能力,还要参考朝廷上下的信服力。
毕竟,若是选出的领兵元帅,让朝廷上下都不能信服,就更不能让三军将士信服了。
要是那样的话,大军还未出征,恐怕就已经失了几分士气,于战事可是极为不利的。
而他原本想的是让军神李靖来担任领兵元帅,因为李靖怎么说,也是公认的军神,他要担任这个位置,不会有人反驳什么。
可侯君集不一样,他之前确实是有过战功。不过,现在他已经在家中待了许久,一直也没有领兵作战。
在这种时刻,贸然指定他为领兵元帅,未免担心会有质疑之声出现。
到时候,若质疑者太多,别说怎么去打突厥了,怕是自家阵脚都要乱了起来。
这一点,也就是让李世民没有马上确定侯君集为领兵元帅的原因。
“启禀陛下,对于这次领兵元帅的人选,朝中各位将领确有议论。”
房玄龄依旧保持沉默,还是萧瑀开口答道。
“哦?都怎么说的?”
“回陛下,朝中诸多将领全都以为,此次大战由潞国公侯君集来领兵最为妥当!”
没有犹豫,萧瑀一口气说了出来。
他之所以向李世民举荐侯君集,就是因为听取了朝中这些将领们的讨论,心里也认同了,让侯君集来领兵是再合适不过的。
“嗯?你刚才是说......朝中所有的将领......都赞同侯君集来担任这次的领兵元帅?”
听到萧瑀的回答,李世民非但没有露出高兴的表情,反而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同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房玄龄也抬起头,悄悄看了看上面的李世民,又悄悄看了看身旁的萧瑀,随后又马上低下头去。
很明显,房玄龄与李世民的表现,都已经说明,萧瑀刚才说的话必然存在某种问题。
只不过,萧瑀却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回陛下,基本上是这样的。臣也以为,潞国公久经战事,多有战功,让他来担任领兵元帅,是十分何合适的。”
“是吗?看来你们都决定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