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斗转星移2

青铜秘藏 幸十三郎 1642 字 11天前

侍者客气地对他说,请他稍等。

宋立军向楚辞提议的事儿,楚辞一直下不了决心。首先,走仕途不是他的初衷;回报社呢,老总编不再执政,他执着的为人,倔强的性格,新的当权者会不会容忍?因此,宋立军的建议他基本上不再去想。他甚至还回忆起鲍甫要他去学考古一事……思来想去,想到了罗森。罗森说由他出资在香港设立一个文化传媒公司,不仅由自己打理,还给他百分之十五的实股,他当时就有些动心,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搞文化传媒,与楚辞的兴趣吻合,他一直想象美国的默多克一样,创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新闻王国,只是没有条件罢了。现在看来,这是一条可行的路,找个时间去滨海医院,先见见罗森再说。

这时,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男子进来了,此人衣冠楚楚,虽然生得浓眉大眼,却有着一副憨厚、诚实的相貌。楚辞无意地看了他一眼,发现他也在打量自己。那汉子脸上由最初的疑惑,渐渐变为惊讶,既而溢出兴奋地笑容。楚辞不明所以地看着他,短短几秒钟,他竟然变出三张不同的脸,比他认识的变脸大师文静变脸还变得快!

那汉子快步走过来,大声地叫着:“楚老师,还记得我不?”

楚辞看着他满是笑意的脸,努力在思索。由于职业的关系,他见过的人实是太多了,不可能一一记在心里。望着他真诚的笑,生动的五官……楚辞渐渐想起来了,在一次礼仪性的聚会上,他认识了这个人。听旁人说他姓邵,叫邵兴,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很有实力,为人也真诚、豪爽。楚辞对他印象不错,在邵兴的要求下,楚辞给他留下自己的名片。

没过多久,邵兴到报社来找楚辞,想请他帮个忙。邵兴的妻弟是G市一所大学的讲师,写了一本有关西北地区的横断史,虽然由出版社出版发行,但由于是学术专着,受众面很窄,想请楚辞帮忙宣传一下,提高该书在各个阶层的影响。楚辞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说把情况了解清楚再说。

邵兴临走时放下一本样书。为了了解那本书值不值得大动干戈,楚辞花时间认真看了一遍,看后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它公正、客观,并且用大量史实论证了西北地区自古与华夏的渊源关系。

几天后,楚辞在本市一个寺院的茶坊组织了一次情况介绍会,请来了华夏最大的一家新闻社,专门刊登此类消息的一家全国性报纸,还有G市电视台、本地报社的记者,一共来了六七个人,都是新闻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些人的新闻敏感非常强烈,都认为那本书对维护华夏的统一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详细地采访了书的内容和作者。不久,几家报纸都在重要版面做了翔实的报道,新闻社的电讯稿还被西方一些世界性的重要大报作了转载,影响非常好。

邵兴高兴极了,他找到楚辞,说是为了感谢,要送楚辞一笔钱。楚辞懵了,他刚来G市不久,不知道G市有这种潜规矩。他对邵兴说,他不知道这笔钱是多少,也许万儿八千,说不定十万八万,但他没有兴趣;如果事先知道有这种报酬的话,他不会帮这个忙的。邵兴感动了,说以后楚辞有什么事儿的话,他义不容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件事儿过去很久,楚辞忘了。他礼貌地站起来,请邵兴坐下:“原来是邵总,你好!”待邵兴落座后,他叫来侍者,问邵兴喝点什么,是茶还是咖啡。邵兴看了一眼楚辞面前的杯子,对侍者说就和楚老师一样。

邵兴拿出他吸的三五牌香烟,敬了楚辞一支,楚辞笑笑,说他吸国烟。邵兴很快又掏出一包中华,放在楚辞面前。就凭这个细节,楚辞看出邵兴为人的精明,同时,也觉得商人活得很累,在社交场合也是谨小慎微,曲意奉承。

“邵总,你那位……”楚辞想不起书作者与他的关系了,便含糊其辞:“现在还好吧?”

“好得很,就凭你给他那么一宣传,不得了,学校重视极了,这不,破例将他从讲师提升为教授,还给他拨了一大笔资金,请他成立课题组,往纵深研究!”邵兴形喜于色:“我还听说,西北地区最高行政长官,还将他写的书调去研究!”

“这就好……”

“楚老师,这全靠你呵!”

“话不能这么说,他那本书如果没有价值,我就是想帮忙也帮不上。”

“你客气了,楚老师,你是真人不露像呵,上次就你请的那几个人,商界一些有头有脸的人,想见上一面都难!你一招手,全都来了,来了还要干活,干的活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