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一触即发

青铜秘藏 幸十三郎 3137 字 8天前

“我就是跟他学的,我变的脸可以说比他还好,他只能变传统的戏曲人物,我可以变现代的。”

“呵,你接着往下讲!”

“后来,曹平通知我真的黄谷来与唐会面,叫我赶紧撤走。我把从唐天彪那儿了解的情况告诉了曹平,就离开了。”

“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唐天彪流露出黄谷有一批货要启运,两人在密谋由警察武装押送。”

宋立军吃惊了:“什么货?”

楚辞想了想,认真地说:“我估计是文物。他动用警察武装押送,肯定数量不小,而且是精品!”

宋立军神情凝重:“目无国法,还执法犯法……你往下说!”

“后来,曹平告诉我陆原死了,他说他跟踪黄谷去了酒店,而陆原当时还在现场。”

“陆原也在,他在干什么?”

“其实,我看到了他,化装成一个卖炒栗子的老头,只是我没有认出来……”

“曹平跟踪黄谷,那陆原呢?两人狭路相逢……我明白了!那天安葬陆原,打了起来,你在不在?”

“在。”楚辞有些意外,宋立军如何知道这事的。

“曹平太不冷静,没有证据的事情,他怎么会那样冲动?”

“老宋头!”楚辞大声吼叫:“谁也冷静不了,你看看陆原,他的心脏被刀从背后捅烂了,他站着死在那儿,死不瞑目!”楚辞眼里泛出了泪花:“G市应该多一些陆原这样的人,少一些唐天彪这样的败类!”

宋立军向楚辞伸出手:“谢谢你,我今天没有白喝这些酒……”他握住楚辞的手:“我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我从京城回来首先要处理的是曹平,见到的第一个人是你。怵目惊心呵,堂堂一个警察局长被人杀害……是可忍,孰不可忍!”

宋立军一拳砸在桌上,震得酒瓶直晃。

楚辞回到静芦,鲍甫正在客厅看电视,他一见楚辞就叫他赶快来看,说钱塘江附近出土一只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电视正在作现场报道。楚辞对良渚文化没有做过专门的研究,如今有鲍老在,正好听听他的见解,便在他身边坐下。

屏幕上出现一处战国墓葬,考古人员小心地用刷子轻轻刷着已露出玉琮周围的泥土。

鲍甫显得有些兴奋:“良渚文化从河姆渡文化衍生而来,你看这只玉琮,就是当时王者祭祀用的重器之一……”镜头拉近了,可以清晰地看见玉琮上的兽面纹:

玉琮在考古人员精心的操作下,终于完整的从沉睡数千年的地下重见光明。当人们小心地拭去上面细微的泥土,玉琮上现出镂空的半浮雕,上面的纹饰非常漂亮,楚辞审视着玉琮上面类似野兽的图案:“良渚文化对商周有很大的影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说对了,良渚文化的兽面纹和玉石镶嵌技术,不仅完全被商代所吸收,而且对商周青铜器制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良渚玉琮上的兽面纹就是商周青铜器镂台纹的雏形,而玉石镶嵌技术又为商代以后的铜嵌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真了不起!”楚辞由衷地赞美。

鲍甫借助电视,无形中给楚辞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他呐呐地念着“良渚文化……良渚……”贸然,他想起了侯雨从前的秘书,那个曾经被关在疯人院里的许良渚。他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他出生在古吴越地区?还是与良渚文化有着什么渊源?楚辞由许良渚想起那个至今未能解密的U盘,会不会也与良渚文化有关?

楚辞贸然从沙发上跳起:“鲍老,我回房间去一下,有点事儿!”

鲍甫点点头,他在楚辞临上楼梯时说了一句:“楚辞,我想把阿三保释出来……”

楚辞停住脚:“鲍老,曹平说他有……”

“上次我去见宋立军时,他说你要是出面的话,比京城大官写的条子还管用!”

“鲍老,你看这样好不好,由您出面担保,我去找宋立军?你毕竟是京城来的专家,不看僧面看佛面……”

鲍甫走到楼梯口,把一份写好的材料交给楚辞:“我早就写好了,事不宜迟,阿三身体不好,你……”

“放心好了,我明天就去见宋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