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战

演变战役 力量焊接 2511 字 18天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除长枪外,还有部分竹弓,为了追求“速成”,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装备出尽可能多的弓兵,陆大古专门设计了这种成本低廉、制作快的弓,他称之为【叠弓】,其由三根长竹条组成,两根笔直,一根弯成寻常弓状,以直-直-弯的顺序,三根竹条重合,重合的弓把处先垫上木长条再固定,接着弓梢两头打眼,让弓绳穿过三根竹条,将它们的弹性韧性完全利用起来。

由此得到了有效射程可达八十米以上的竹弓,以陆大古的经验,古代战争通常在五十米内解决战斗。

这个杀伤距离很富裕了。

最后,黑军装备了一百二十支【汉安造三式】步枪,配两千发子弹,造枪和子弹所用金属材料基本由大古紫金兑换获得。

南宋盐铁专卖管制还是挺严的。

还有些许炸药包。

本土的烟花作坊给了他不小的助力。

是的,宋朝就有烟花了,不过这时还不叫烟花,叫【花炮】。

南宋《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古书《武林旧事》也记载:岁除爆竹,内藏药线,一发百余响不绝。

“———”

陆大古解开了系住背后长枪的绳索。

目标在村镇内,范围杀伤要谨慎使用,以免误伤乡民。

他照例选择了自己最熟悉、控制得住的武器。

“同志们———”

枪头一转。

“跟我上!”

“嘟嘟嘟嘟嘟嘟!!———!”

嘹亮的冲锋号在土坡上吹响。

两千多人跟随他跑起来:

为求效率,黑军分散了打击,仗不管怎么打,都只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力量强过敌人,现下相当于一个集团的兵力用来集中攻打一个村寨,未免太看得起它们了。

黑军的目标是短时间内打完一场疾风扫落叶的大战役,拿下整片地区。

“什么声音?”

听到冲锋号的时候,村寨内的猛安还睡得正香,从温柔乡里爬起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对他而言,这是段意义不明的怪声。

以后,它们会明白,这是它们的噩梦。

当他们迷迷糊糊地穿好衣服,陆大古率领的这支黑军已经打入寨门。

甚至都不需要冲撞。

突袭打进去的时候,几个守门金兵正偷懒晒着太阳,非常悠闲地靠在墙上打瞌睡。

“嗤!”

几滩胸口和喉咙带着血洞的肉倒在地上。

整支攻寨队伍高效、迅速地行动起来,没有伤害任何妇孺,无论其是否是军人,也没有伤害举手投降的青壮,即使那些非勋章工人、空间士兵的本历史线兵员,也在堪比百战老兵的“前辈”们带领下表现出高度纪律性和稳定的战斗意志。

他们知道,金人的普通平民也不过是和他们一样的苦出身,上等人才是敌人。

但村寨里的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女人和孩子们恐惧地哭叫着,男人们惊呼着,几乎所有人都在四散奔逃,往村外逃、往屋里躲、藏进地窖,更不乏跳井者。

整座村寨乱成了一锅粥。

“啪!”

陆大古挥动长枪,一记棍尾甩打自上而下打破敌人的头颅,行云流水地横隔挡住另一人的斩击,顺势横枪扫击划破那人的喉管和颈动脉,上挑挑飞其手中长刀,接枪尾向后捅刺,直插身后企图偷袭的敌人咽喉。

这几个人正是本地的猛安谋克,他们骨子里还剩了点血勇,可是安逸的日子过得太久,身体素质完全退步了。

一个个脑满肠肥、细皮嫩肉、正手不精、反手不灵、脚步松散、反应迟钝,没一个像样的。

还有勇气战斗的似乎也就这几个。

剩下的金人都被杀崩溃了,选择投降。

与南宋赵构及一众朝臣认为的金人不可战胜不同,金国的武力自入主中原后一直在衰退。

金国大量迁居女真人、设猛安谋克的目的是巩固政权、供养战力,可是他们迅速被中原丰裕的生活蚀透了身子和勇气,不仅忘记了武艺,还贪得无厌,逼反了许多汉人。

他们已经不是当年的草原汉子了。

不过相对的,南宋也在衰弱:

终宋一朝,从未禁止过土地兼并,而且理论上官员们算得上清廉。

因为它们有众多途径合法腐败。

金国和宋朝,真是一对绝妙的对手。

“咴律律律律!————”

突然响起马儿嘶鸣。

两个表面上跪地求饶的金人从陆大古正面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