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百家熔炼

演变战役 力量焊接 1253 字 14天前

看来灭燕国的的确确震慑住了他们。

这便是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列国相互间也没有攻伐的意思,春秋“战”国时代迎来了罕见的平静。

而相比行动上的安宁。

列国的思想正碰撞得非常激烈。

一间草棚里,众多学子争论不休。

“汉王残虐,压榨平民百姓,方有一时的强盛!必将盛极而衰!”

“前年也这么说,可结果是一年之内,汉灭燕!”

“这正是汉王压榨民力、有术无道的表征!究竟多么残虐的榨取才能这么连番的攻伐?!那陆古治下必定民怨沸腾!”

“你胡说!我有亲友投了汉,那分明是片乐土!”

“诸位!请听我一言!无论汉王残虐与否,当今之世,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应当变法图存。”

“可该如何变法才能挡住汉国兵革之利?你我皆知,汉军此时没有打来,不过是在磨刀,汉王陆古暴烈至此,绝不可能偏安一隅,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蓄起兵力?不可能,难道要我们师法汉王,把贵族豪强尽皆屠戮?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漂橹?!何等残暴啊!”

“够了!”

争辩的读书人中一名青年愤而起身:

“汉国的情形还不够清楚吗?天下大同的梦想近在眼前,我们却只在这里摇唇鼓舌、无所事事,难道不应该感到羞耻吗?!”

在他看来,汉国开科举,让能者为官,兴教育,不论出身收孩童读书,工业发展和农业改革让人们有工作有饭吃,老年人得到赡养,惩恶扬善,上下有序,几乎是半只脚迈进大同了。

众人沉默了。

他接着质问草棚里的同门师兄弟们:

“你们难道忘了庄子那篇山木了吗?!”

《庄子?山木》篇记载:

庄子和弟子们行于山中,看到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伐木的人并没有砍伐它,原因是“无所可用。”

庄子便对弟子们说:

“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