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朝廷让他率兵平乱。
就知府吴醉这种官阶,怕是连见他的资格都没有。
可为什么福康安的名字会出现在账册上?
是云州知府主动给的?
还是云州知府背后的人,让他送过去的?
和珅,同样是朝廷一品,但他却身兼数职,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职务——户部尚书!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
从房屋修缮,到赈灾,修运河,甚至是开战这等国家大事。
所有的钱粮调动,都需要和珅的首肯。
那么问题来,如果纪晓岚带着人证物证出现在金銮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这件事情说出来,皇上会怎么做?
皇上会惩罚福康安,同时也会对他这个户部尚书不满。
云州府什么情况,皇上或许不知道,但皇上一定知道自己贪墨了不少。
君子不立于危墙。
和大人这些年的为官之道,便是在不影响自身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与人为善。
而在影响自身的情况下?
和大人切割的速度,绝对称得上是天下第一!
所以和珅只是告诉了福康安皇上说既往不咎,但却没告诉福康安皇上已经拿到了燕城的账册!
福康安杀了黄克明,皇上就算怪罪,也只会怪罪他办事冲动。
而不会将事件扩大,从而将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
这便是和珅的为官之道,也是为什么大清朝换了那么多清官,但却从来没有人真正斗倒和珅的原因!
我可以接受你的胜利,但我绝不会让失败出现在我的身上。
敌退我进,敌进我不退。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这便是和大人的可怕之处!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
福康安这边离开没多久,死牢再次多了一个人。
不过这一次,没有两个壮硕的狱卒保护,只有一个四十多岁,满脸沟壑皱纹的牢头,旁边跟着一个清瘦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身上穿着一套狱卒的衣服。
但十分宽松,手里还拿着一个食盒,一看就知道是乔装打扮的外人。
死牢的光线昏暗,再加上这人低着头,一时间也看不清容貌。
老王头敲了敲牢门的柱子,对里面的黄克明喊道:
“醒醒,吃饭了。”
黄克明坐在监牢的里面,抬头瞥了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的味道: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想不到我黄克明也有人给我送饭。”
老王头脸上带着几分不喜。
按理说黄克明是小何先生的大哥,人应该更好。
可实际上?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闻名。
对于黄克明这个人,老头王感觉挺失望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感觉这人还不如隔壁的王五有人格魅力。
白瞎了小何先生这么好的人!
对于黄克明,老王头有几分好感,但也仅限几分,所以也就没给他好脸色:
“行了,别啰嗦了,你们聊,我先出去。”
说着,老王头锤锤腰,向外面走去。
而在另一边,随着老王头离开,在黄克明疑惑的目光中,对方拿着食盒走了进来,随后便是一个熟悉的声音:
“黄大哥,看看我是谁?”
话音落下,黄克明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惊愕:
“你是……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