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行!”何家三兄弟都不认可项宇的说法。
想了想,项宇又说道:“不管你们的爷爷分家产是不是公平,当然我觉得是相对公平的,毕竟老幺多分了房,老大则多分了现金和猪圈,荣生你也别急眼,你家说不定分了他们不知道的传家宝呢,是不是?这是长辈的分配方案,想必是得到了你们父亲的认可,他们不闹,等他们都去世了后你们出来闹,这个理说不过去吧?”
“因为这个事闹确实不像话!”几名辈分高的老人都赞同项宇的说法。
何荣生是村支书、主任,与政府打交道多,但同宗同源的何家辈分高的老人在村里的影响力是远强于他的,他们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何荣华听了急忙解释转移方向道:“他儿子儿媳两口子都在大城市打工,据说每月能赚几千块,村里怕是他家最有钱了,我只不过稍微加长了些猪圈,老狗就说长道短的我不服。”
何荣华只生了2个女儿,都早已外嫁,原来他是有些眼红何荣桂家条件好啊。
项宇笑了笑,说道:“两口子在外打工一个月赚几千块并不算多,而且人家在外开销也大,买把青菜都得花钱,能存下来人的就这么多,而且做的又是体力活,个中艰辛我很清楚,绝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不然,他两口子一年到头只过年才回家一次不就是为了省来回的路费吗?”
举杯朝几位敬了杯酒,项宇道:“事情既然说开就好办了,我认为上辈的事不必再纠结,我说说田土和猪圈的事。”
项宇的态度很明确。
山茶树地的事,没什么好说的,纯属借口。
稻田用水的事,村里的安排确实有失公平,两家挨着的稻田面积不一样,用水的时间怎么能一样呢?村里必须重新计划,按照水田面积的大小来安排用水时间。
以前村里大部分的矛盾就是早晚两季水稻的用水矛盾,不过前年乡政府花钱修了水渠引了一部分从山上引了一部分水过去,这方面的矛盾倒是缓和了很多。
至于猪圈的问题,项宇认为何荣华修猪圈确实没有占用何荣桂的菜地,但却占用了过道,有间接影响,而何荣桂要何荣华拆除猪圈的要求属实过分。项宇提出了解决方案,何荣桂的这块菜地用肥以后可以从何荣华的猪圈中产生的猪粪中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