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因为,他们采访的对象,是梦工厂的卡森伯格,原来艾斯纳最亲密的朋友和下属,现在的死敌。
由于卡森伯格和艾斯纳的这种关系,让卡森伯格没有提前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他还以为迪士尼会买的是CBS,“我所有的猜测都错了,这次的收购完全不在我的预料之中。”
“好莱坞、华尔街以及整个娱乐媒体行业都被这次收购打得措手不及。”洛杉矶时报的娱乐记者克劳迪娅·埃勒,用这个结语来结束整版的特别报道。
而同一份报纸的财经版,记者汤姆·佩特鲁诺则聚焦于并购以后的市场反应,他评论道:“协同效应,一加大于二,这种论调,在华尔街被滥用了,但许多大型投资者认为,这次合并比以往大多数交易更具真正的协同潜力。”
小主,
当然,媒体报道上,并不都是这种衷心或者不衷心的祝贺和赞扬。也有业内人士对这场并购不是特别满意。
TELE-TV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霍华德·斯金格,也接受了华尔街日报的采访,他形象地比喻:“这就像哥斯拉迎娶金刚,对其他竞争者来说,丛林将变得更加空旷和孤独。”
这个比喻在华尔街工作的人一看就明白,他是在说在电视和电影制片领域两个最大的玩家之一,合并了以后,对其他的玩家建立了一种垄断的优势。以后的竞争中,这种优势会越来越大。
有用比喻来说理的就有直言不讳的。特别是纽约时报,他们向来站在自诩的进步和平等一边,对这种大资本的并购不报任何的好感。
他们采访的对象,也是自由派教授很多的罗格斯大学,教授本杰明·巴伯在专栏文章中写道:“这种纵向和横向的企业整合,时髦的说法是‘协同效应’,但实际上,它只是垄断的另一种说法。”
比较令人想不到的,就是沃伦·巴菲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接受的是路透社的采访,巴菲的评价言简意赅,“这是全球第一内容公司与第一分发系统的结合。”
之所以他打破通常的沉默,对此发表看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 ABC的母公司城市集团的重要持股人。就像巴斯家族在迪士尼里面拥有比较多的股份,但是从不干预艾斯纳的经营一样,沃伦对 ABC其实也是采取了一种财务投资的态度,任由在他看来非常有竞争力的 ABC管理团队发挥作用,自己只享受他们企业经营带来的超额回报。
但是两者合并的前景呢,在巴菲看来并不是特别的好。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场并购,耗尽了两家企业比较多的现金资源,而且现在的这个190亿美元的估价,在巴菲看来也过于高昂了。
再加上罗纳德告诉他艾斯纳这个人的经营风格以后,他对并购以后的管理层没有什么信心。还不如就在并购以后,找一个高点卖掉原有的股份获利退出算了。
……
“李先生,我们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请问你对迪士尼和ABC并购案的看法。”
当然,媒体也没有放过罗纳德。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三大报都找他做采访。罗纳德挑选的是更少政治背景,更多财经方面的专业性的。华尔街日报。
“好,我的看法很简单,这是一座巨无霸中的巨无霸……这家公司将拥有足够的实力去实现几乎任何目标。”
罗纳德比较害怕的,还是有媒体会曲解他的意思。断章取义报道出来以后,影响了他和艾斯纳的关系。对这样一个新成就的好莱坞巨无霸的董事长兼 CEO,罗纳德和其他人一样,心存忌惮。
三大报纸里面只有华尔街日报最喜欢讲一些专业性的公司经营的分析,接受他们的采访就没有什么风险。而且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也答应,把采访内容和其他的相关报道,由罗纳德媒体集团旗下的纽约每日新闻进行转载。
“你对内容-分发这个艾斯纳谈到过多次的经营战略,怎么看?”华尔街日报继续追问,有这样一个业内人士愿意聊聊迪士尼/ABC的战略,他们是非常高兴的。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很简单的两个词,讲述了媒体行业的根本性内容。”罗纳德也保持一种客观评价的方法,不对艾斯纳和这个并购案作任何主观的评价。
“你对艾斯纳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要进军华国和印度的战略,怎么评价?”
“哦,是吗?他想进军印度和华国?”罗纳德顿了一顿,想了十几秒钟,才慎重的回答,“我的猜测是,艾斯纳先生看中了两个国家的人口潜力。如果我没有根据的猜测一下的话,也许迪士尼/ABC会更专注于体育节目和家庭电视剧内容,而不是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