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雾霾都别想盖住

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

相声最有味道的部分,便是垫话。

同样的正活,不同演员来垫,便能生出不同的味道。

除了垫话,换底、改包袱、添包袱,同样如此。

一个曲目,梁子不变,剩下的可以玩出花儿来。

而且按门内的老规矩,不是你想不想玩花,而是你必须玩,必须改。

倘若因为把活使老了,让观众喝倒彩,那罪过大了,这是在砸相声行当的招牌。

没得推脱,下台后,自觉跪到祖师爷牌位面前去告罪吧。

倘若师父在场,劈头盖脸的抽上你几竹鞭,这都算轻的。

哪怕你年纪已然不小,哪怕你在江湖上已经闯出了偌大的名声,你敢吭一声试试?

别说什么“规矩死板”的屁话。

相声是吃饭的手艺,饭碗被砸,一家老小是要饿死的。

衣食不饱面前,多严格算严格?

所以,相声门自古流传着一句老话: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也正是有如此的从艺态度,不少经典名段,即便被说了上百年,表演过几百上千遍,依然能达到“叫彩儿又叫座儿”的效果。

“听不腻”三个字的评价,也正缘于此。

这是相声门的荣耀,也是相声艺人的辛酸。

轻飘飘的三个字背后,掩盖得是一代又一代相声艺人的眼泪和汗水!

郭德刚以传统相声艺人自居,守得既是这份手艺,也是这份从艺的态度。

只是,守得很难啊!

好在,现在德芸社又多了一位冉冉升起的小角儿。

即便在整个相声门内,他只算刚刚冒头,但他身上的光芒已现,连燕京的雾霾都别想盖住。

台上的表演在继续。

唐云风和小侯爷的包袱一个接着一个往外砸,跟轰炸机投弹似的。

其中有段子里自带的,也有俩人随便谁现场捏的。

一人能捏,另一人便能接。

俩人你来我往,好似高手过招一样,相当精彩。

台下的观众已经笑疯了,依然在笑。

进了相声的主场,你笑与不笑,那可由不得你。

倘若连这点都做不到,那便是演员没有能耐。

《燕京话》,属于侯大师的经典名段。

因为唐云风垫话的不同,演出了别样的风采。

说什么封神之作,太过玄乎,但班子里从此肯定多了一段经典。

而且因为垫得太瓷实,原本十来分钟的段子,愣是半个多小时才使完。

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