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动手

满唐华彩 怪诞的表哥 3574 字 4个月前

她在洛阳令的宅邸里见到了婢女绿环,亲眼看着绿环被带走,等她再求师父出手相救,绿环已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贱婢。”

郭元良的话再次在她耳边回荡。

“人不能忘了自己的出身,忘恩负义是要遭世人唾弃的。”

这让她本已沉淀下去的仇恨再次翻腾起来,她不能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那夜,杜始来访,问了她很多问题。

“你为何想救绿环?”

“我就是想救她。”

“那你可知她牵扯到背后的大案?”

“什么大案?”

一场谈话到后来,李十二娘忽然意识到,自己有报仇的机会。

杜始要走时,李十二娘低头看着自己的脚趾,心想七年来自己为了舞剑,把脚趾都磨烂了,真的要放弃这一切,旧事重提吗?

良久,她开口问道:“二娘,能不能算我一个?”

“什么”

“我与郭家有仇。”

“怎么会?”

“我是郾城人,与师父是同乡。郾城不大,但有铁、有盐、有银,我小时候家里很殷实的。我阿爷是县衙里的账史,所以我知道这些。可在我六岁那年,阿爷得罪了人,对方雇凶杀了我们一家……...”

“是郭家做的?”

“他们以为我不知道,但我其实一直都知道,阿爷只来得及把我送走,我也听到他几次与阿兄说郭家的生意有问题…….我本来以为,把自己卖到郭家当婢女,长大了可以报仇。可后来,我怕了,又遇到了师父,她让我再活了一次。”

“那你现在还想报仇?”

“绿环死了。”当时李十二娘莫名这般脱口而出,低声道:“过了七年,我活了,可绿环死了,那些事,没变,想要把坏人杀掉。”

“那就算你一个。”

只用了三天时间,李十二娘就变成了张三娘,杜始一直在她背后做着安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知道从踏上这条路开始,她往后就不能再在众人面前舞剑了,七年学技,浪费了师父的心血。

但在今晚,她却可以尽情地舞着。

一剑刺出,刺穿了眼前的郭家家丁,李十二娘毫不留情,恍惚中回想起了幼年破家的那一夜。

“众弟子,平叛!

公孙大娘喊了一声,如往常一样始终支撑着她。率着众弟子赶到她身边,挥剑杀向那些家丁。

而往常只是用来观赏的剑舞,在这一夜成了真正的杀器。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骏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喊杀声渐少,惨叫声渐多。

郭元良目光看去,只见郭家家丁已经快要败退下来。

“围住他们!别让这些假冒皇亲的妖贼跑了!”

话虽这般说,他自己却也惊得连退了数步。

而在他身旁的宋励也是被吓破了胆,有些后悔没听阿兄的话,回陆浑山庄去便罢了。

但他隐隐还看到了混乱中那些持剑伤人的女子,心中又浮起希望来,那可是公孙大娘与其弟子,怎么可能跟着假冒的皇亲

若局势逆转,他就要一举擒下郭元良,以郭元良的脑袋赠于张三娘,夺得她的芳也好。

宋励正因局势变化而心生摇摆,街巷上忽然传来大喝。

“官兵在此,拿下那些假冒皇亲之人!”

那是县丞高崇来了。

宋励于是又想即使是假的张三娘,那姿仪也不是山庄里的奴婢们能有的,尝尝鲜。

总之,他还是继续留了下来。

下一刻,变乱突起。

郭家家丁眼见县丞来了,纷纷后退,让出道路。

但谁也没想到,那些假冒皇亲的妖贼居然不突围或缩回驿馆,其中竟有人朝这边杀了过来。

“郭元良!拿命来吧!

随着这一声清叱,冲在最前方的娇小身影舞动了手里的长剑。

“噗。”

血溅到了郭元良脚边,他骇然变色,转身便跑。

那持剑的女子脚步灵活,在同伴的掩护下径直杀穿了家丁的防线,大步追上。

宋励吓得连连后退,跌跌撞撞差点摔倒,但目光看去,发现那持剑女子身影好像前夜见到的张三娘,心念一动,招呼了人手往那边追去。

“你们快追。”

他也不说帮谁,鬼鬼崇崇地跟在后面。

从驿馆向西跑,有两条小渠,渠边都是民宅。

有两个小小的身影正躲在黑暗的角落里。

“渠帅,县尉可说了,我们只管盯着报信。”

“我知道。”

“那你带刀做什么?”

“我这么能打,他们怎么能撇下我……来了,盆儿,你去提醒我凉叔。”

“噢。”

等盆儿离开,任木兰便站起身来,往前跑去。

她听到了惨叫声。

“别杀我!”

“别杀我!啊!”

“噗。”

“别杀我……我救过你的命啊.”

“噗。”

“救我……救我....”

“这一剑,谢你的收留。”

“噗。”

......我收留了你.....

地上的那人艰难地往任木兰这边爬过来,身后跟着一个小女子,正一剑一剑往他身上扎。

任木兰于是向那小女子挥了挥手,欢喜道:“张三娘,是你啊,快过来,是我啊。”

李十二娘又是一剑,刺出后闭上眼,恍惚了一下。

才转过头,身后已响起了密集的脚步声,她忙道:“木兰?你快走,我先引开他说罢,她匆匆便跑。”

“哎,我……”

任木兰还想说话,追兵已到,她只好连忙往黑暗中一缩。

只听得一众人赶到,纷纷嚎叫起来。

“二郎!”

月色悠悠,照着地上的积雪,郭元良已经死了。

今夜叛乱的匪首郭家父子已死,木已成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