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苦笑连连,当然是真的,否则他带着百名兵士旅游来了?
无奈之下,他只得细细盘问县衙日常,试图找到蛛丝马迹。
书吏战战兢兢,勉强回忆起几日前有陌生马车频繁出入县城,却不知去向。
刘善心中一动,追问马车细节。
然而,书吏又开始一问三不知了。
很快,刘善放弃了,因为书吏不像是装的,他可能真的不知道。
蒋孝勇插言道:“刘主簿,可再询问其他官差,相互佐证。”
刘善点头,立刻召集剩余官差,逐一询问。
答案竟如出一辙,都是“不知道”。
这下,刘善是真的抓瞎了。
组建情报机构的想法,第一次在他的心底萌芽。
他深知,单靠一己之力难以破局,必须建立可靠的情报网络。
不过很快,刘善便把这个危险的想法掐灭了。
毕竟,私自组建情报机构风险太大,稍有不慎便会引来夏朝暴力机构。
蒋孝勇再次建议道:“刘主簿,或可询问铁匠铺周边百姓,也许能获得线索。”
刘善多看了蒋孝勇两眼,他居然比自己还要积极主动?
太反常了!
刘善心中虽疑,却未表露,而是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按照蒋孝勇的提议,询问在铁匠铺附近居住的百姓。
不出他所料,依旧一无所获。
蒋孝勇问道:“刘主簿,我们还可以……”
刘善打断道:“不用了,今日辛苦蒋大人一路护卫。”
说完,刘善躬身行礼。
蒋孝勇笑着表示,此前虽有点小摩擦,但他和刘恩朋、李破虏都是生死之交,理应照顾后辈。
刘善再次道谢,并表示想去祭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