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诗仙

这李白还是个死傲娇啊。

那表情分明在说:“夸我啊!快夸我啊!”

但实际却还要言不由衷的表示,这些都是虚名,不值一提。

姜饼见惯了各种各样的人,李白倒也不算最奇葩的。

好歹也是每个华夏人心中独有的剑仙形象,姜饼自然也打算满足李白这小小的虚荣心。

一边命侍女将酒倒入杯中,一边缓缓道:

“在后世,谁人不知你青莲剑仙李太白的名号啊。”

姜饼笑着将后世对李白的追崇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实际上,李白不是打一出生,就能做到绣口一吐即是半个盛唐,他的仙气非但不是与生俱来的,恰恰相反,正是于世俗之中出落成的。

仅用“仙”字定义李白,不够尊敬。

超凡脱俗也分情况,“何不食肉糜”那种超凡脱俗准确来说是脱离实际,“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种超凡脱俗才真的“仙气飘飘”。

20岁一无所有,我们摆烂躺平毫无波澜,李白敢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邕看不上他,他不畏流俗,自信狂放,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翻译成白话,不就是“今天的你对我爱搭不理,未来的我让你高攀不起”吗?

30岁历经磋磨,我们棱角磨平锐利不再,李白挥笔:“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玄宗将他赐金放还,逐出长安,他满怀失望,却悲而不伤,豪情逸兴犹在。

40岁中年危机,我们不再年轻循规蹈矩,李白吟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好友被贬谪,他借月抒怀,把浪漫主义贯彻到底。

50岁知天命,我们无所作为不求结果,李白写作:“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着金鞭。”

昔日醉卧花柳长安,今朝无奈获罪被贬,失意之时犹能怀有希望,盼着有朝一日金鸡放赦回。

李白不仅没有活得超凡脱俗,甚至过于世俗。

他一生中的很多时间都在瞎折腾、穷折腾,但却把自己“折腾”成了“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谪仙,他的仙气恰恰是在与现实的抗衡中孕育出来的。

李白一生快意少年,他带给后世人最有价值的启示不是“脱俗”“免俗”,而是“随俗”“落俗”的正确姿势。

超凡脱俗并不是不接触世俗,而是充分接触之后保持自我、不流于世俗。

有人问,你知道李白两个字怎么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