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渊蘸饱墨汁的笔尖落在洁白的纸上,并非写下工艺流程,而是一行行犀利的文字。针对钱文人此前诋毁新技术的文章,他以“民生为本,科技为器”为题,洋洋洒洒地写下一篇雄文。文中,他并未直接攻击钱文人,而是从百姓衣食住行入手,阐述新技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百姓生活,增强国力。他更以历史为鉴,列举历朝历代因循守旧而落后挨打的例子,振聋发聩。
文章一出,立刻在京城引起轰动。百姓们奔走相告,争相传阅。新技术带来的好处,他们切身体会,顾长渊的文章,无疑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钱文人看到顾长渊的文章后,气得脸色铁青。他没想到顾长渊不仅在技术上胜过他,在文章上也如此犀利。他召集一众保守派的文人,连夜商讨对策。
“这顾长渊,简直是离经叛道!他这是要颠覆我朝的纲常伦理!”一个文人义愤填膺地说道。
“没错,他鼓吹的新技术,不过是奇技淫巧,根本不足以登大雅之堂!”另一个文人附和道。
钱文人阴沉着脸,说道:“诸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联手反击!明日,我们就联名上书,弹劾顾长渊!”
顾长渊预料到钱文人不会善罢甘休,但他并不畏惧。他深知,改革之路,注定充满荆棘。他一边应对钱文人等保守派的攻击,一边继续推广新技术。
林商业对手见顾长渊声望日隆,心中愈发不安。他担心新技术的推广会影响自己的生意,于是暗中联络陈工部侍郎,希望他能阻止顾长渊。
陈工部侍郎本身就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再加上林商业对手的怂恿,便开始在朝堂上对顾长渊进行刁难。
与此同时,在工坊里,年轻的王工匠学徒偷偷地阅读顾长渊的文章,对新技术充满了向往。他想去学习新技术,却被宋老工匠严厉地阻止了。
“这些都是旁门左道,不值得学习!”宋老工匠怒斥道,“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艺,才是正统!”
王工匠学徒不敢反驳,但心中却充满了疑惑。他觉得,新技术并非一无是处,反而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在另一边,孙发明家也受到了打压。他有一些新的发明创意,但因为不符合传统的观念,被其他工匠嘲笑和排挤。他找到顾长渊,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顾长渊热情地接待了孙发明家,并鼓励他继续研究下去。他知道,创新需要勇气,更需要支持。
夜深了,顾长渊还在灯下伏案工作。徐凛风走了进来,轻声说道:“大人,该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