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形成及成矿与地幔流体间的成因联系,及10KM的深井(8-12km)消减华国大陆重大自然灾害同时开发巨量深部可燃气能源及矿产工程建议书》
对于上文提到论文,论文中都做了一定专业性的描述,并用严谨的计算论证了其技术实现的可行性。
然而,对于这些尚未实现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论证,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的。
更何况这些概念性的东西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早在80年代美国和华国都有提出相关概念性的东西,可惜受局于时代科技以及地幔危害学说的限制,所以计划失败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简直就是瞎胡闹!你们科政局是被石油蒙了心还是被石头砸了脑?”
啪的放下了手中的论文,华北科技学院地质工程部方院士直摇头,毫不客气的批评道:“先不论后面两篇论文,单是这个追踪式震动光束发射器要是失败也就罢了,要是把地壳给阻挡层给贯穿了,到时整个XJ地区都会爆发难以想象的灾难!”
“别的不谈,就拿他报告上的研究来说,直到目前为止外面对于地壳6000米以下的环境一概不知,他是怎么通过振动波判断出这样的得论?他是亲眼见到了还是怎么滴?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我看写这篇论文的人,干脆改行去写小说,混杂点专业知识还能骗下那些行外人。”
“陈老孙老,我记得这个追踪式震动光束发射器是你们带的一个学生研究出来的吧?这份报告不会是您们提出的吧。”像是想起了什么,方老先生小心翼翼的转头看向两位以8、90岁高龄依旧坚持从XJ赶来掺加会议的两位老院士。
任何项目都是得经过专家组评审的,为了保证这些项目能够顺利落实立项,所以都必须要有人站台。
更何况国内学术界的阶级限是很明显的,公开评论人脉、地位、学术声望比自己高的人,是一件令人忌讳的事情。
所以一般避免国内出现学术山头交易,或是一些相互站台的时间发生,专家点评一般会屏蔽掉论文作者的名字并且选择不认识或者关联不大的人进行审核。
陈建国院士冷哼一声:“你见我坐在这里,你觉得会是我提出来的吗?”
见不是中亚研究所提出来的,方院士放下了心中的担忧,要是不小心把这两位拥有开国功勋院士怼出个好歹,他可就完蛋了。
不过就算是他们提出的,自己也会据理力争,毕竟现在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会耗费国家大量的人力金钱,而这些都是人民的缴纳的血汗钱。
看着陷入了安静的会场坐在科技部领导身后的金大院长急了,虽然他没有发言权并且只是来旁听的,但看这个情况,这项工程八成是黄了。
就在此时,一个西装男子从会场门口走了进来,附在科技部领导的耳边说了几句,科技局领导点头,随后会场中央的屏幕亮起,一个小姑娘出现在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