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芸却是神色坦然,放下碗看着李向阳,轻声道:"我不想回去了。这里挺好的,自由。"
"这里确实自由,"王景云意味深长地说道,"不过新时代的年轻人,总得有个奔头。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黎小芸放下碗筷,眼神坚定:"我想当老师。"
"哦?"王景云来了兴趣,放下筷子,"说说看,为什么想当老师?"
"说起来有些不好意思,"黎小芸双手捧着碗,语气温和,"小时候我就觉得老师很体面。等我自己上了学,才明白教书育人这份工作的意义。我也给学生们上过课,每次看到学生学会了新东西时那种眼睛发亮的样子,我就特别有成就感。"
王景云点点头:"有想法,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挺好的。那你知道《论语》中关于教育的观点吗?"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先生是说这个吗?"
"继续说说。"王景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这句话说的是为师之道。如果学生没有强烈求知的念头,就不要启发他;如果学生没有疑惑,就不要给他解答。"
黎小芸顿了顿,"但我觉得,这太难了。当然也是努力方向。所以为人师,重在激发孩子们求知的念头。"
"说得好,"王景云放下筷子,"既然你提到激发孩子们求知的念头,那说说看,你觉得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黎小芸略作思考:"我觉得得从生活入手。比如教算术,不能光是背九九乘法表,还得让孩子明白这些数字在生活中怎么用。"
"像分粮食时要算多少斤,大概是多大体积。换成同等质量的铁,又是多大体积?这些都是活生生的算术题。孩子们一学就懂,因为这就是他们身边的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景云眼中的兴趣更浓:"那语文呢?"
"语文更要贴近生活。"
黎小芸说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眼睛亮了起来,"我在城里上学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