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礼物问题,泰勒静下心来,考虑自我的问题,回到自己的卧室,发动大脑封闭术,开始徒手操纵杯中的水,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水顺从地变换各种形状,在大脑封闭术的影响下,思维变得很澄澈,没有一丝杂念,对于水形状的设计也细致入微。大脑封闭术果然名不虚传。
想到这,泰勒想起了另一本书,那本《冥想法》。泰勒觉得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冥想法是将自己置身于世界中,隐去自身的意志,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是世界的本源。
或者说,抛弃自身固定的,如程序一般的,由学习而来的自身理性,然后通过灵魂、思维以及魔法等介质,回归到大物质世界的整体混沌与自发理性中,探索世界底层的基本规律,然后与其发生共鸣,达到强化自身的目的。
将其与大脑封闭术结合,能够很好地封存自我意志,使自身在大物质世界的遨游中能够保存自我,不至于迷失。
但这样到底该怎么结合呢?万一弄不好,不知道会不会对灵魂造成什么难以度量的损害。
泰勒摊开那本《冥想法》,以及那本《封闭你的大脑》,开始寻找其中的共通之处。
对于冥想和大脑封闭术,都对自身的思维有所要求,一个是收束,一个是发散,两者好像有所矛盾,但冥想侧重的是理性的发散,大脑封闭术侧重的是自我的收束,即思维的不同方面,将其结合起来便是泰勒的目的。但两者在对理性方面有重叠的部分,这是实施的难点。
能不能将大脑封闭术那部分关于理性的内容去掉,然后替换成冥想法呢?
泰勒再次运转大脑封闭术,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打算在思维的层面上具象化自己。
开始时,泰勒觉得自己就身处一片洁白的空间里,这里空荡荡,没有任何存在,哪怕是自身也没有存在,但泰勒却能清晰的感到自身的存在,所以当下,我即是空间,这是大脑封闭术的通用感受,感官就像是海水一样,淹没着无尽的外部世界,同时自身又是空的。
接下来,便是将其具体化,用大脑封闭术反向思考当前的情形,泰勒想到了哲学着名的三大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里去?
这样主观性极强的问题对整个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泰勒觉得自己对整片空间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但对于周围的一切已经失去了知觉,趁着还没对周围完全失去知觉,泰勒急忙回到自己的床上,以免在现实世界中受伤。
空间不断收缩,四周越来越挤,即便四周还是一片雪白,但泰勒能够明确地感觉到,四周不大了,前面和后面的地边界似乎就隔了一个身形。
到了这时,泰勒能够明确的感觉到自身了,他十分确定,这就是自己,虽然难以名状,但这就是自己。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大脑封闭术的用处大概就是这样了,接下来就是冥想法的领域了,冥想法是融入世界的理性,但这世界本身是有理性的么?理性是明确的,但世界的本源是混沌的,所以,该怎么感受世界理性呢?
冥想法的说法是犹如处于一片星空之下,法则如繁星般耀眼。
所以,混沌犹如夜空,大物质世界的自发秩序犹如明星。
但繁星在哪呢?周围只有一片空白,泰勒再次感受了整个白色空间,既然这是自身,那世界应该就在外面。
那该怎么到外面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