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上帝是一位‘忌妒’之神……”这是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论宗教信仰》中写的话,语出《旧约·出埃及记》第20章2节~5 节中上帝对以色列人的训示:“吾乃耶和华汝等之上帝……尔辈除我之外不可再奉他神……吾乃好忌妒的上帝。”所以教徒们组织有捉妖师驱魔人替上帝清除一切牛鬼蛇神,那怕疑是的都要用以极刑除掉。
当然,上帝说的是不是正确的不知道,培根说的我认为很正确,培根说了:“散布对于信仰的各种不同见解,更能导致宗教的分裂。比如有人呼唤:看!上帝在田野中!而另外一些人则说:看!上帝在圣坛上!那么到底他在哪?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基督说的:‘你们不要出去,也不要去相信。’”按他的说法,神多了,干脆不要相信有神!所以西方只能是一个神。
而中国传统是不捉妖的,除非妖怪做得太过分这才有宗教人士或术士出手将其灭之,是宗教人士或术士,不是什么特种部队。宗教人士好理解,不是和尚就是道士,术士表面上无门无派,或者说集各大派法力武学于一身,他们多是书生打扮,其代表人物就是倩女幽魂中的那个燕赤霞。
原着聊斋中的《聂小倩》中的燕赤霞就是书生打扮,不似电影中那猛张飞的模样。燕赤霞捉不捉妖怪那得看妖怪是不是倒霉的撞到他的剑锋上,撞上了,对不住,你倒霉呗!撞不上,和平共处。兰若寺中,燕赤霞就和黑山老妖和平共处了多年,要不是宁采臣求他,他都懒得出手,了事拂袖而去,非常潇洒!术士是儒家人士,知识分子,不是什么捉妖师或驱魔人。
术士之剑很低调,全无夸张,就是盒中剑,盒就是火柴盒大,剑就是火柴梗大,平日放在怀中,不显山,不露水。一但启动了,有妖魔经过,它会自动开盒飞出小剑,小剑出盒后迅速变大,自行飞斩妖魔。或者是琴中剑,剑藏于琴中,弹琴激出剑气杀妖。
神的武器在体积上是可以忽略的,不用的时候它很小,放那都行。用的时候,它就是手上,要多大都行。所以我的故事中,枪是打不完子弹的,神话嘛。科幻的也说得通,就是第四维空间,武器本身就是联接第四空间的载体,就是时空传送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电影《西游降魔》中,那个跟孙悟空作战的肾虚公子就是术士。肾虚公子,读书人打扮,盒中剑,他御飞剑杀敌的招势给观众印象深刻,他完美的演绎术士的法力和武艺。美中不足的是肾虚公子自称捉妖师,这就不象话了,中土没有捉妖师,他的表演非常西方化。
中国没有捉妖师这个职业。在中国传统小说中,宗教人士好,还是术士好,他们捉妖是不收钱财的,他们只要万儿,就是名声。前提是必须有人来求,他们才出手,没人求,他们不出手。这和西方的不一样,西方的到处去找妖魔,中国的不找。
在中国,妖和人一样,在天地间都是平等的,术士们所站的边是靠近人类而已,他们并不全面以妖魔为敌。妖魔也知道,只要不伤人太厉害,就不会惹祸上身。
另外,在中国传统中,凡是主动找上门并收了钱财的捉妖者……很喜剧,都是被妖魔拿了去了。只有不收钱财的才能收了妖魔。如宁采臣请燕赤霞捉妖,递上两锭银子,燕赤霞摇手不收,只说:“试试看。”所谓的“试试看”就是答应了,一但答应,就是以命相搏了,赢了拂袖而去,输了,去死。他赢了,拂袖而去。
不过说实在的,香港影片中对中国传统的降妖术比在中国大陆的还传统还精彩,他们更传统。所以,中国除妖是非常浪漫的,但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捉妖的,他们没钱财可得,收钱的大都是找死的。他们不为什么大神服务,只为万儿行事,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非常潇洒。只是没有强大的后台,想都别想!潇洒也是有条件的。术士是儒家派的,和尚是佛家派的,道士就是道家的。
有没有收了钱财又没有后台也能成功除妖的?有!猎户及屠夫和木匠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