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个人这一生,不管贫贱与否,都要尝一尝成功的滋味。
如果不能,那么这个生命将会不完整,即便死去,灵魂也会带着残缺。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只有获得了成功,一个人才能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也不管是欲望,还是本性,必然都在成功的那一刻,统统的显露出来。
这些好的坏的东西,在其他的时候,是极有可能完全隐藏,或是伪装的。
何况,处在蛰伏期的品质,本就半真半假,除非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可若能那样的话,又岂是凡人,早成圣人了。
“人间多凡品,世上无圣贤。”
谁都希望这句话是假的,但没有人能够否认。
就像人人都在吹嘘自己的高尚德行,却永远有着一副,吃人不吐骨头的妖魔怪样。
真正智勇仁义的人,从来都不说自己的好,而是用行动与作为,让别人普遍的受益。
这种德行,也许才能被叫做润物细无声。
我的好坏,以前是并不清楚的,现在也未见什么端倪。
本性中的贪嗔痴,或曾被压制伪装着,如今也像种子萌芽似的,才见了几分苗头。
就拿楚芸和他爸的事儿来说,纵使尽兴喝一夜的酒,心里却始终像扎了一根刺,总不能觉得圆满完美。
早上在大姑家吃喝完毕,又集结了队伍,并带着烧烤炉和各种肉,直奔竹子湾而去。
这回虽然起的晚,但出发的很早,一路上又没有什么耽搁。
通向竹子湾的路,也比石门沟修的更宽更深,开着车几乎不用停,就能一头扎到山底下。
这个地方,我是第一次来,但大姐夫他们都比较熟。
他们依旧在前面领路,直到停车下来,我也看清了四处大概的模样。
与石门沟相似的是,竹子湾的山梁上,也住着几户人家,房屋的总体数量,也比石门沟多了不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同的是,这里的房子建在半山上,并不像石门沟紧贴着沟底。
从谷底停车步行,我们花了半个钟头,才爬上了山梁走进这个小村子。
房屋现已空了大半,十之八九的人家,都搬去了新农村,将这里遗留成了一个,近似荒芜的原始村寨。
整个村寨,坐落在山梁阳坡上,清晨太阳一出山头,便能直直照射过来,使整个村子都氤氲起来。
十几个小院子,带着几十间,青砖土墙建造的老屋,还保留着六七十年代时,农村最初的模样。
寨子并不大,房屋很零散,依着山梁的走势,在这个阳光充沛的大山湾里错落着。
村里的小路,皆是碎石铺成,一条最长最宽的主道,由东向西,贯穿了整个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