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功臣都做出了各自的选择,为什么非要对立?不是他们笨,不知道自己的选择会撕破脸皮,而是他们都要为未来着想。
起义的时候,他们考虑的是胜利。胜利之后,他们考虑的是各自的未来。
林茹之说道:“皇帝有皇帝的难处,功臣有功臣的难处,在他们看来自己的选择都无可厚非。当你看到了不同势力的难处,你也就掌握了大局观,聪明如你,这不难理解。”
学历史,看到历史的局限性,看到了各方面的困境,就算是真正学到了,如果只是看到奸臣和忠臣,就是没入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到了困境,才能理解历史人物是如何解决困境的,这才是历史最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看历史人物如何嬉笑怒骂。
秦青看向林茹之,知道对方不是来嘲笑自己的,对方是通过对历史的分析看出了齐国的问题,她也是一个博学之人,一被点播,立刻就通透了:“你说的没错,大家都有各自的难处,但大家的难处互相矛盾,皇帝的难处和功臣的难处都需要资源来解决,但资源只有一份,岂不是要打起来?”
“确实要打起来。但如果大家能不看自己的得失,只为齐国考虑,那就不用打了。可惜他们做不到,不管是皇帝还是功臣,他们的利益都和齐国的利益有矛盾,他们都不愿意看到齐国百姓发展。”林茹之说到。
“怎么可能,他们也是齐国人。”花魁不能理解怎么皇帝、贵族的利益就和齐国不一致了?
“很简单,齐国如果衰败,皇帝、贵族的地位不会改变,他们占据齐国资源的总量虽然降低了,但比例不会降低。但如果齐国发展了,皇帝和贵族的资源总量虽然增加了,但比例降低了,他们的地位必然受到冲击。资源比例提升的百姓就要问一个问题,凭什么皇帝和贵族能骑在自己头上?你说皇帝和贵族愿意见到这场面么?”
花魁直接摇头,肯定是不愿意见到的。
“那就对了,因为皇帝和贵族看的是资源比例,而不是资源总量,所以他们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比例不变,而不是让资源增加。所以你期盼一个皇帝能让齐国发展起来,本身就是错的。皇帝只会在自己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尝试发展,一旦自己控制不了比例,他宁愿不发展。”林茹之说道。
花魁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