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通过言语进行霸凌,辱骂、嘲笑、肆意取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等。
第三种与之前那两种不太一样,是心理上的,像孤立、排挤受害者,还包括威胁、恐吓、逼迫受害者做不想做的事情,哪怕只是一件小事。
第四种,关于人际关系,比如挑拨离间、导致受害者与其他人关系紧张,甚至无中生有,恶意中伤的。
第五种,网络霸凌,如在社交媒体上对受害者进行言语攻击、散布谣言、发布侮辱性内容等。
第六种,财产欺凌,损坏或窃取受害者的个人财产,如教科书、衣物、电子产品,甚至铅笔、橡皮擦等。
第七种,性欺凌,基于性别、性取向、性别认同,或者性别表达的欺凌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性骚扰、性别歧视、性别侮辱等。”
小主,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霸凌不能被习以为常,而且他不仅发生在学生间,更时常发生于老师与学生之间!”
陈闵老师越说越激动,脸上早已不见半分拘束与矜持。
“你笨得像猪一样!”
“你爹妈怎么教你的!?”
“长成这样,还去学别人早恋,能不能撒泡尿照照自个儿什么样!?”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我不得承认,不是所有老师,都配得上这个师名。”
“一句句看来是寻常训斥的话语,从师者嘴里说出,在学生耳中却是一把又一把足以轻易切开心脏的利刃!”
“扇耳光、拳打脚踢,仗着身体年龄辈分,及师者身份肆无顾忌拉扯推攘,甚至将年幼学生踩于脚下质问……”
“敢问,是谁赋予你们这样的权利,你们凭什么这么做?”
“若是学生家长当时在现场,你们还敢这样做么?”
“不打在自家孩子身上你就不觉疼,学生就没有面子与自尊了?一群吃软怕硬的混账!”
“我始终认为,一份仁义为师的教育性工作,远不足以改变某些人骨子里的劣根性。”
“棍棒底下出孝子,那是孩子家长的事,更何况打骂只会让感情淡薄,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有效的沟通!”
“以往大家心照不宣默不作声,想着忍一时风平浪静,但今天,有一个人将会成为我们心中的野兽,释放所有的怒不敢言!”
就在这时,原本鸦雀无声的教学楼里,每一条走廊都出现了高一一班的学生。
他们奔跑着,呼喊着,传递着某种兴奋至疯狂的情绪。
“所有心存不忿的同学,请到操场观礼,以前所有的憋屈,都将在这今日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