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直观的一组数据,是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过审的人数高达212.3万,与之相对应则是国家机关仅招录3.12万人,录取率仅有1.47%。
这意味着每一万名考生中,能够成功上岸的数量仅有:147人。
能被录取的人,当属凤毛麟角,而那些没有上岸的人,大部分会选择二战。在这场战斗中,最内卷的不是刷题,也不是考的分数,而是考生的出身。
985、211已成标配,动辄清华北大,甚至国外名校毕业的考生也比比皆是。
近期,上海政府公布了上海2023年的第一批公务员(部分)名单。
现公布的名单中,有11位从英国大学毕业的学生,其中9位都毕业于QS世界前100大学。
其余两位,一位毕业于诺丁汉大学(QS排名114),还有一位毕业于伦敦大学,未具体标明是联盟内的哪所学校。
无独有偶,在2023年北京市公务员拟录用名单中,也有大批海外院校背景的毕业生。
除了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之外,宁波、珠海、杭州等城市也紧随其后。有些职位,只有留学生才能报考。
这不禁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曾经最引以为傲的,学习的韧劲儿、上岸的决心,在看到用人单位公布的“报考条件”后,全部都黯然失色。
这也引起的不少人感叹:
曾经在自己的眼里最“废柴”的职业,那个只能勉强被我们接受的“退路”,如今却是人人都想拼尽全力,想要获得的“出路”了。
而在这过程中,不知还有多少人,来时顶着万分压力,到最后黯然离场。
▼
# PART.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