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徐景湛也下了马,牵着马走到桥头,离小雪莲一米距离,看着眼前的女娃,髫年的样子,头发乌黑,梳着双平髻,鹅蛋脸,眉毛弯弯,眼眸明亮,穿着鹅黄色的交领襦裙,说话带着笑,声音像黄莺打蹄,清清脆脆,大方可爱。不像家里的那些庶姐庶妹扭扭捏捏拿腔作势。
徐景湛想要打赏这可爱的小娘子,却因怀里无碎银,便摘下随身戴的玉佩,又从怀里拿出一个荷包,将玉佩放置其中,看内里尚有几个金银锞子,一同递给小雪莲,口中说到,“多谢小娘子。”
小雪莲忙推辞道:“万万不可,些许小事,不足挂齿”。徐景湛笑着翻身上马,打马前,将荷包一丢,便落到小雪莲的菜篮子里,等小雪莲反应过来,那边已然策马扬鞭而去。
随风飘来一席话让小雪莲哭笑不得:“小娘子若不喜这玉佩,便拿到清河县裕通典铺找徐掌柜换些银两。”
徐景湛此时这一块玉佩值几百两银,对于小雪莲来说确实是巨资,但却因这玉佩让小雪莲遭了祸事,以至于在将来对于“异世”穿来的雪莲来说,“百两银”只是毛毛雨。
此时辰时过半,村民们大都在地里耕作,惊蛰过后就要春耕,义塾也给学生们放了七天的春耕假。
二房的儿郎无需春耕假,姜清时原本是要给姜七郎和小六郎单独授课,只是学生都放假了,这叔侄俩便有些坐不住,姜清时只好也给这二人放了三天假。
得了闲的姜清时就在自家后院菜地里翻地,家里良田十五亩,给老宅种着,出粮时,四六分成。老宅人多,留六成。
其实姜员外有意让家中的佃户帮着耕种,七三分成便可,但姜清时重亲情,便回绝了姜员外的好意。
而山上林地由姜管家带人管理,木柴不定时的送到雪莲家,林间土地种些粟米(小米)、黍米(大黄米)、菽(豆子)、小麦,也种几亩大麦留喂牛马,出产也尽送家中。
雪莲很庆幸带着原主的记忆,回忆至此,或许是小雪莲的魂魄尚未走远,让姜雪莲感受到记忆中掺杂的骤然跌入冰凉的河水中,心慌意乱被水呛到的恐慌感,那窒息的感觉萦绕不去,后背虽挨着火墙,但却一阵阵的发冷,便不自觉地喊道:“娘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见响动的姜刘氏快步掀帘进入屋内,姐姐迎春也紧随其后,一个说;“我的乖女儿,可终于醒了”,一个说“妹妹,可终于醒了”。
姜刘氏将小女儿搂进怀中,并安抚的拍着雪莲的后背,随着一声娘亲喊出,雪莲也是泪流满面。
被抱在温暖怀中的感觉真好,可是雪莲又不禁想起现代的母亲和家人,立时泪水更是成双结对的流下,打湿姜刘氏的衣襟,姜刘氏也只当女儿是因溺水心生委屈,忙细细哄来。
还是迎春在旁边劝道:“妹妹昏睡了两天,也该饿了。”姜刘氏连忙从罗带上取了手帕替雪莲擦干眼泪说道:“大姐快收拾饭食,与你妹妹吃下。”
迎春用轻巧的小炕桌将饭食端进屋,一碗由精米和小米混合熬的粥,上头漂着厚厚的米油,一碗鸡蛋羹,配上点了香油细切的笋丝,过水的水芹菜单取叶切碎凉拌。
迎春收拾饭食的功夫,姜刘氏抱起雪莲送到沐浴间如厕后,又抱回炕上,净了手后去了厨房,将水壶里的热水倒进雪莲专用的脸盆用凉水勾兑至水温适宜,又倒了一杯水一起送进屋。
转头她又进了沐浴间,拿了两条干净的大小布巾、刷牙子、牙粉、香胰子出来,脱鞋上炕,将大布巾给雪莲围好,雪莲这时身子还有些虚弱,依偎在母亲身前,任母亲用拧干水的布巾轻柔的给自己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