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正确,古语云,医不叩门。求着别人相信你,不如让别人主动找上自己。我没那么多精力去跟所有人解释,所以才只给相信我的人看病。但这可不是阶级眼,更不是势利眼,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顾祥春点点头,他认可李信秀这说法,这都是他真心话。
“顾总,我这样说不代表我不顾及穷人死活。我一直想做一件事,手里有几个药方,对一些常见病有奇效。我准备找一家药厂合作,生产一些成品药,然后低价给穷人治病……”
当李信秀说出自己想法之后,顾祥春顿时来兴趣,于是他立即接话说道:“李医师,这件事还不简单,我来投资就行。”
但李信秀摇摇头道:“顾总,你是外行,外行不要去做内行事,这事很复杂。如果你重新去投资一个药厂,从审批到建厂,再到临床,时间漫长不说,还有许多繁琐事。总之一句话,非常麻烦。”
“李医师,这个简单。我们找一家上规模药厂,可以采取兼并,收购,或者是合作……”
李信秀点点头道:“嗯。这个想法还比较切合实际,但也未必很好谈。我的初衷和本意是薄利销售,但合作伙伴未必会同意。”
“李医师,你说的不错,他们攥着有特效的药方,想让他微利销售,肯定心不甘。商人以逐利为目的,到嘴边的肉不吃,他们确实很难受,一般人禁不起这种诱惑。”
顾祥春很认可李信秀说法,而且这是事实。再好配方,如果不赚钱,谁都没有动力继续做下去。
“你俩这话不完全对,如果我是药企,我就愿意做。”赵建生在一旁插言道。
“说说你理由。”
“理由很简单,一两个产品虽然不怎么赚钱,但它的奇效会提高企业知名度,同时还可以拉动其它产品销量。看上去这一两个品种不赚钱,但实则赚大了。赚来病人的信任,博取社会口碑,提高企业知名度……”
赵建生罗列一大堆好处和理由,顾祥春听后顿时眼睛一亮,赵建生说的太对了。